文化赋“活”力,驱动绿色振兴
“密柴胡产业化铺就了乡村振兴新路径。”高密市中医院副主任中药师钟玲见证着改变:两届高密(柴沟)中草药文化节,既是产业盛会,更是富民号角。昌邑奎聚街道创新“连片共富”模式,党建引领20个村庄、3000户农户参与种植,“山楂火了”等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增收350多万元;青州仰天山基地带动20村1500户,临朐丹参加工惠及石家河村民,“潍九味”的故事,是土地上生长的“民生经济学”。

政策与文化为产业注入持久动能。潍坊将现代医药列为9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以“六个一”机制推进省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深入挖掘“南臧北黄”名医资源,设立黄元御中医药研究院、臧应詹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心,连年举办“沂山论健·健康大会”“黄元御中医药文化节”,“春华秋实·一节一会”品牌熠熠生辉。黄元御中医药文化入选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试点,全国首家实用型县级中医药博物馆、全省首家中医针灸历史文化博物馆在此落成,70余项特色疗法的挖掘推广,为产业注入历久弥新的灵魂。

当新西兰家庭享用潍坊药膳,全球游客沉醉艾灸文化,一幅乡土药香飘世界的全景图跃然眼前。从田野间的柴胡嫩芽到远渡重洋的健康珍品,潍坊正用千年“本草智慧”培育富民强市的“新质生产力良方”。正如潍坊中医药产业促进会会长吴海源所言:“‘潍九味’将依托科技创新与‘医教研产文’深度融合,构建面向世界的大健康生态圈。”这缕升腾于潍坊沃土的药香,既讲述着中医药历久弥新的东方传奇,也标注着中国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的潍坊坐标。
(记者/石如宽,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