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济南商河教育:五年蝶变、一路生花

济南商河教育:五年蝶变、一路生花
2025-11-11 10:00:2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从城乡校舍的焕然一新、教育布局的深刻重构,到高中教育打响“翻身仗”、清北录取连续突破;从“儒学+红色”双轨育人模式的深入人心,到“全员育人导师制”“家校社协同”机制的全面建立;再到“四好教育”生态日益成型、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五年砥砺,济南商河聚焦“学前普惠、小学集中、初中进城、高中提升”工作思路,以“教育强县”之笔,突破“学段失衡、城乡不均、基建薄弱、师资外流”等历史瓶颈,书写了从“洼地”到“高地”的奋进篇章,为县域发展注入了澎湃的人才动能与智力源泉。

从“分散薄弱”到“优质均衡”:资源重构夯实教育根基

“农村弱、镇街散、城区挤”,曾是商河教育难以回避的现实。面对布局失衡、基础薄弱的困境,商河县委、县政府以“小财政办大教育”的决心,将教育投入列为“第一优先级”,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2020年,商河以前所未有的气魄,集中开工16个教育项目,总投资36.5亿元,覆盖从幼儿园到大学全学段,新增学位2.2万个,一举扭转了学位紧张的被动局面。两年后,教育强县二期工程接续发力,再投入10.2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学位6600个、床位7200张、餐位6844个。行走在今日商河,“最美的建筑是学校”已成为城乡最醒目的风景。

图片

布局优化同步推进。10所乡镇初中融入县城教育圈,27所农村小学集中至镇区,曾经分散薄弱的教学点被科学整合,教育资源的“水位差”被有效抹平。同步投入约1亿元用于学校标准化设备购置和原有学校设施升级,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投用,再增学位720个,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持续扩面。

从“跟跑”到“领跑”:质量跃升锻造教育硬核

高中教育,曾是商河教育最揪心的一环,却也成为撬动全局变革的战略支点。面对优质生源外流的严峻挑战,商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系统性改革。

突破口直指教师队伍——“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的全员聘任制,打破了“铁饭碗”,激活了一池春水。评价体系彻底告别“唯分数论”,建立起德(10%)、能、勤(30%)、绩(60%)全方位标准。最具创新性的是“学科组核心制”的推行,将教研自主权真正还给教师,让专业的人专注做专业的事。

改革春风催生百花齐放。商河一中推行“一课一研”集体教研模式,用集体智慧打磨每一堂课;弘德中学深耕“新高考语文大阅读”教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县二中开辟差异化赛道,艺体生培养与小语种教学特色鲜明;年轻的县三中构建特色德育模式,迅速跻身优质高中行列……

静水深流的变革,终迎破茧成蝶的时刻。2025年高考,商河交出历史最佳成绩单。2024年、2025年连续两年,共有5名学子叩开清华、北大校门,实现了清北录取的突破性进展。这场“翻身仗”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带来了显著的“反虹吸效应”。“以前总想着把孩子送去外地名校,现在发现家门口的学校一点不比大城市差!”一位高三家长由衷感叹。商河教育,已从昔日的“追随者”蜕变为引人学习的“领跑者”。

从“知识传授”到“生命滋养”:全环境育人绘就成长同心圆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商河的回答是:构建“儒学+红色”双轨育人模式,绘就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同心圆”。

34所“孔子学堂”遍布城乡校园,将“仁义礼智信”的千年智慧融入现代课堂。在怀仁镇中心小学的学堂里,孩子们身着汉服诵读《论语》,传统美德正转化为现代公民素养。与此同时,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年覆盖超10万人次,法治副校长的“校园法治课”将民法典转化为青少年的行为准绳。

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协同发力。县级“五大联赛”体系让运动热情遍布校园,成功创建17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保持98%以上。作为济南市首批美育浸润试点县,16所学校获评市级高水平艺术团。非遗传承教育特色鲜明,54所非遗传承校传承项目20余项,鼓子秧歌在校园焕发新生。全县57所中小学打造了128.8万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脚下沾泥、手上磨茧”成为学子最生动的成长课。

心理健康教育与家校社协同机制为成长护航。全员育人导师制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的“成长合伙人”;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提供24小时专业守护;3所市级家庭教育实验基地、4所“百佳家长委员会”学校落地生根,编织起紧密的防护网。“过去觉得教育就是学校的事,现在家长、社区都参与进来,给孩子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许商中学一名学生家长深有感触。

从“单点发力”到“系统护航”:强师惠教优化发展生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商河县深刻认识到,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以“育名师、创名校、铸名牌”三名工程为总抓手,商河全面深化强师计划。实施校长课堂教学领导力提升工程,举办“校(园)长论坛”,强化校长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县域教师“一体两翼三维四核”专业发展工程,2020年以来,多渠道补充教师1358人,安排交流轮岗1842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91.7%。68名教师获国家、省市级名师称号,171名教师获市委、市政府表彰。建设学科教研专家库,拥有首席专家142名,专家库成员243名。

教研科研能力实现新跨越。构建起教科研一体化工作机制,形成集体教研有组织、校本教研有特色、联合教研有实效的新格局。“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模式成效显著,引领立项省级课题10余项、市级课题30余项。多项成果获省、市级教学成果奖,实现了省级获奖“零的突破”,并在市级教研工作会议上多次作典型发言。

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有效破解民生关切。商河县投入1200万元购置新校车30辆,运营校车达116辆、线路156条,辅以财政补贴(学生乘车费减半),安全便捷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严格推行“食堂+配餐”模式,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建立健全全方位资助体系,每年投入3000余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3万余人次,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精准摸排建立“四类特情学生”动态管理台账,实施“一生一策”帮扶。

五载奋进,砥砺成金。商河教育以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实现了从硬件改善到内涵提升、从资源重构到生态优化的全面跃升。曾经的教育“洼地”已然崛起为育人“高地”,“学在商河”的品牌日益响亮。面向未来,商河教育继续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使命,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更加坚实的人才根基,托起明天新的希望。

(来源:商河宣传)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济南商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