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乡校舍的焕然一新、教育布局的深刻重构,到高中教育打响“翻身仗”、清北录取连续突破;从“儒学+红色”双轨育人模式的深入人心,到“全员育人导师制”“家校社协同”机制的全面建立;再到“四好教育”生态日益成型、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五年砥砺,济南商河聚焦“学前普惠、小学集中、初中进城、高中提升”工作思路,以“教育强县”之笔,突破“学段失衡、城乡不均、基建薄弱、师资外流”等历史瓶颈,书写了从“洼地”到“高地”的奋进篇章,为县域发展注入了澎湃的人才动能与智力源泉。
从“分散薄弱”到“优质均衡”:资源重构夯实教育根基
“农村弱、镇街散、城区挤”,曾是商河教育难以回避的现实。面对布局失衡、基础薄弱的困境,商河县委、县政府以“小财政办大教育”的决心,将教育投入列为“第一优先级”,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2020年,商河以前所未有的气魄,集中开工16个教育项目,总投资36.5亿元,覆盖从幼儿园到大学全学段,新增学位2.2万个,一举扭转了学位紧张的被动局面。两年后,教育强县二期工程接续发力,再投入10.2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学位6600个、床位7200张、餐位6844个。行走在今日商河,“最美的建筑是学校”已成为城乡最醒目的风景。

布局优化同步推进。10所乡镇初中融入县城教育圈,27所农村小学集中至镇区,曾经分散薄弱的教学点被科学整合,教育资源的“水位差”被有效抹平。同步投入约1亿元用于学校标准化设备购置和原有学校设施升级,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投用,再增学位720个,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持续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