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威海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创新“破圈”,让传统文化“脉动”起来

威海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创新“破圈”,让传统文化“脉动”起来
2025-11-14 09:40:2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96e5ca0867fcee4d95f27179a98100e1.jpg

梦醒·天福山特色非遗研学体验项目中,参与者不仅是观众,更是“匠人体验者”。组织者设计了“巧手绘脸谱慧心传国粹”活动,通过趣味性十足的形式,让参与者了解脸谱文化,感受国粹艺术的美学震撼。还举办了“指尖拼活字印刷古老文明”活动,让大家走进活字印刷的世界,操作排版、刷墨、拓印,让古老文明在指尖“复活”。

在威海,传统文化走进了社区、乡村、文化空间、公园,当传统文化用与时俱进的方式表达,用打动人心的方式传播,当文化传承找到了创新路径,老传统就能绽放新光彩。

02厚重文化资源变“旅游新名片”

项目实施过程中,威海市持续推进传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重塑”传统文化价值,将一批资源巧妙转化为旅游新亮点,以传统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新名片”。

689681f3e4079f99e7d0bca5154151a2.jpg

在吉呈轩非遗实践基地,“‘遗’脉相承,威海非遗点亮计划”项目深入实施,不仅持续举办曲艺演出、快板体验、铜版画制作等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将非遗体验打造为成熟的旅游产品。随着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人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吉呈轩有了了解,这里也成为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出镜率很高的“网红”,吸引游客争相打卡。来自东营的游客王政梅在铜版画手作活动中,不仅学习了铜版画技巧,制作了威海地标元素的铜版画,更是完成了一次与城市文化的“对话”。“亲手制作具有浓浓传统文化特色的铜版画,是我们威海旅行中的一段美好体验,让旅游更有深度。”王政梅说。

传统文化与旅游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组合,当文化资源被创造性转化,旅游就不再只是看风景,而是成为一场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鸣的深度体验。在荣成斥山镇盛家村,随着“薪火相传·盛家共兴”乡村振兴文旅融合项目的实施,让盛家火烧和村庄历史文化等资源,在创新中实现价值的倍增,“引流”带动更多人前来研学、旅游。

4dac197286c28c712cde0e13e32c4856.jpg

“我们对盛家村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将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部分进行了动线开发,打造更有辨识度的乡村游产品。”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将游盛家村设计为一场“沉浸式行走体验”,将极具特色的火烧制作、拓印体验活动植入其中,并运用了“剧本杀”等形式,让游客在解谜推理中深度感知盛家村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精神。厚重的盛家村文化资源,转化为年轻人喜欢的深度旅游产品,吸引“研学团”前来打卡“乡村游”,为盛家村聚足了人气。旅游资源来源于村庄,更要服务和反哺村庄。

关键词:威海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