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文明行远,盛景常新——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文明行远,盛景常新——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2025-11-15 18:22:3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志愿服务队更在文明倡导和暖心关怀中持续发力。寿光市“菜都红”志愿服务队走进乡村倡导移风易俗;青州市“古城文明使者”志愿服务队在景区劝导不文明行为,让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点滴;坊子区“暖阳”志愿服务队定期为困境老人上门服务;诸城市“彩虹”志愿服务队陪伴残障儿童开展康复活动,用暖心服务增添民生温度。

潍坊众多志愿服务团队为精神文明创建注入活力。正是无数志愿服务团队的躬身奉献,让文明之花在潍坊大地持久绽放,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起一股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榜样力量“亮”起来

崇德向善凝正气

文明的温度,藏于凡人善举;精神的升华,源于崇德向善。精神文明建设需以道德为引领,让“身边好人”“潍坊榜样”“感动潍坊”人物等样板力量浸润人心,引领人们追求向善向上的精神升华。

“齐鲁时代楷模”“山东省道德模范”张军桥,用精湛医术和奉献精神守护人民健康,公益培训急救技能,援鄂抗疫,并远赴非洲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在援助坦桑尼亚期间,为救助当地落水民众而英勇牺牲,他用医者仁心诠释了大义担当;

“中国好人”杨智忠,以24载光阴守护昌邑饮马烈士陵园,为720位烈士筑牢安息之地,更跋涉万里为56位烈士寻亲,亲手记录英烈事迹,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刘佳诺,作为一名学生在学校里发起成立志愿服务队,并开展爱心捐赠,帮扶困境群体,以流利的英语向世界讲述潍坊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好人”倪会荣,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义务法律宣传,解决难题、化解纠纷,还积极参加扶危济困、防溺水巡河等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将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送入千家万户……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近年来,潍坊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常态化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及宣传活动,让榜样的力量扎根城市、浸润人心。目前,已累计选树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9人、中国好人109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2人;山东省道德模范33人、山东好人563人、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17人。

城乡文明“融”起来

全域协调新风尚

精神文明建设需打破地域壁垒、推动资源互融,城市与乡村双向赋能、协调发力,让文明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

潍坊通过“五大创建”协同发力,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带动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一体推进。文明村镇创建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建设文化广场等设施,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培育文明乡风;文明单位通过深化行业文明创建,组织文明结对共建、文明实践等活动,以务实行动诠释行业担当;文明家庭通过开展“美德润家和谐邻里”主题宣讲、“最美家庭”评选、“美丽庭院”创建等活动,推动优良家风融入日常生活,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环境”;文明校园通过各学校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开展“红色铸魂”教育、新时代好少年推选宣传、志愿服务、文明礼仪实践等活动,构建德育矩阵,培育时代新人。

乡村文明作为全域文明的重要根基,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昌邑市孙斜村的议事现场总是热闹非凡,村民围坐一堂化解邻里矛盾;暖心食堂里,热气腾腾的饭菜守护着老年群体的日常;田间地头,电商培训让特色种植焕发新生,近400亩特色农产品基地成为乡风文明与产业增收的双重见证。寿光北孙村的文化书院内,非遗传承、电商直播与研学体验相映成趣,党组织引领下的合作社发展模式,让文化浸润与经济发展双向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明动能。

移风易俗的新风尚也正在重塑城乡精神文明风貌。昌乐县九龙湖社区的红白理事会成为文明向导,新人身着盛装参与公益集体婚礼,以简约庄重的仪式迎接美好生活;昌邑市下营镇的低碳婚礼创意十足,公交车上的欢声笑语传递着文明理念。潍坊市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强化红白理事会作用,让婚丧事宜平均支出下降,既卸下群众的人情负担,更让文明新风在城乡间自然流淌。

文明如源,滋养城市行稳致远;新风为翼,托举盛景常新不辍。潍坊以全民共建、志愿暖心、榜样引领、城乡共融的坚实实践,让精神文明建设焕发新气象,于时代征程上步履铿锵,在岁月长河中生生不息。

(来源:海报新闻)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潍坊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