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的末梢,老旧小区及无物业小区的管理曾是困扰居民和社区的“老大难”。然而,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华泰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连续召开十多次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凝聚共识,指导辖区内多个小区党支部因地制宜、率先破局,共同探索出一条“党委引领、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物业自治新路径。这一实践不仅有效破解了管理困境,更在社区内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推动物业自治蔚然成风,开启了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先锋引领,“红色引擎”激活自治内生动力
面对物业缺失带来的管理真空与服务困局,华泰社区党委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关于在各小区探索物业自治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文件,为基层实践指明了方向。西大院党支部率先响应,成为探索自治的“先锋队”。党支部书记鞠才之、委员崔守海等党员同志以身作则,清理垃圾、调解矛盾的身影,成为了唤醒居民家园意识的最强号召。
这一“红色引擎”迅速产生连锁反应。华泰佳苑小区、南岭小区、水库院小区的党员骨干们紧随其后,积极亮身份、作表率。他们牵头成立自治管理小组,耐心细致地做好邻里沟通工作,并带头缴纳管理费用,将“红色力量”渗透到组织动员、服务监督的每个环节,有效凝聚了社区共识,为各个小区成功启动自治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与群众基础。

因地制宜,多元模式探索自治可行路径
华泰社区的物业自治实践并非“一刀切”,而是充分尊重各小区的实际情况,鼓励探索多元化的自治模式。社区党委因势利导,在不同阶段提供精准指导,确保了探索方向的正确性与灵活性。
西大院小区作为“活跃样本”,其经历从纯自治到引入物业、再回归优化自治的探索过程,为其他小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华泰佳苑小区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发挥楼长和居民代表在日常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形成了更为细化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南岭小区和水库院小区则从解决最突出的环境卫生与秩序维护问题入手,以保障基础服务为起点,稳步推进自治。这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方法,确保了每个小区的自治方案都能“接住地气”、行得通、能持续。


成效显著,共建共享缔造社区和谐新貌
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最终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和居民满意度上。目前,华泰社区辖区内除安仙花苑小区外,西大院小区、华泰佳苑小区、南岭小区、水库院小区均已成功成立物业自治组织,并顺利启动了卫生管理费等费用的收取工作,标志着小区物业服务进入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良性循环新阶段。

尤为可喜的是,各小区的自治实践都取得了初步成效。西大院小区在重启自治后短时间内缴费率超过96%,是居民认可度的直接体现;华泰佳苑等小区的顺利跟进与稳定运行,则证明了自治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复制性。在此过程中,华泰社区党委准确把握定位,从直接干预转向政策支持与监督服务,确保了自治活而不乱、规范有序。这片“自治之花”的绽放,标志着“党委引领、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已在华泰社区深深扎根,为破解同类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生动而成功的“华泰范本”。
(来源:新莱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