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利街社区广场。
公益一线的青春火种
在潍坊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金种子”项目负责人崔晓莹正在与几位青年志愿者分享自己多年公益工作的经验。
“金种子”项目负责人崔晓莹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参与志愿服务,后来选择回到潍坊,成为潍坊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的专职社工。她主导的小风筝夏令营、儿童陪伴课堂、社工走访活动,已服务困境儿童上千人次。
“‘助人自助’这一社会工作专业理念贯穿我工作的始终,不仅关注服务对象当下的需求,更注重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帮助他们获得自我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说。崔晓莹不仅做线下服务,还带头推动机构数字化转型,用视频和社交媒体扩大项目传播力。
在天使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肖岚十年如一日坚守“12355”青少年热线。日常最多的,是学业压力和亲子关系,也曾接到过轻生青少年的求助电话。她和同事们努力用耐心和专业把孩子从悬崖边拉回来,也用一份漫画礼仪手册,让健康青少年懂得残障群体的不易,把“残健共融”的理念送进校园和社区。她带领的团队中,已有数十名年轻人通过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考取了社工资格,逐步从“热心志愿者”成长为“青年公益骨干”。
从一线调研、热线疏导,到项目策划、网络宣传,这些社会组织通过全周期、全方位培育机制,帮助青年从“热心参与者”成长为“青年公益领袖”,把一份份点滴善意汇聚成改变社会的长河。


工作人员介绍潍坊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
在潍坊,我们看见的是一张张鲜活的青年面孔。他们用代码写未来、用舞步诠释梦想、用善意温暖世界。他们在看似微小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在转型发展的大潮中稳稳向前。
(记者/周丹阳 来源: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