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圆满闭幕,山东代表团金牌数、奖牌数均居全国首位,创造了全运会“五连冠”的辉煌。在这场会聚全国体育精英的盛会中,116名潍坊健儿奋勇争先,共获得9枚金牌、13枚银牌、6枚铜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带入3金2银),为山东代表团实现全运会“五连冠”贡献了坚实的“潍坊力量”。
老将用热血书写担当,续写传奇
拼搏是赛场的底色,老将用热血书写担当。
十五运会上,张冬参加了2个项目的争夺,除了曾在东京奥运会创造历史的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项目,张冬还在男子500米四人皮艇项目上延续着山东队的强势表现。在这支冠军之师中,由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培养输送的张冬无疑是核心人物。连续3届全运会获得6枚金牌,充分证明了张冬在国内甚至亚洲皮划艇领域的统治力。他的成功,是个人多年刻苦训练的结晶,也是潍坊竞技体育背后培养体系科学育人的生动体现。
跳水运动员台晓虎,在十五运会上分别获得了男子跳水1米跳板银牌和男子跳水团体赛的季军。在新人辈出的跳水赛场上,27岁的运动员已属“高龄”,台晓虎用3届全运会的精彩表现,诠释了“坚守”的意义。
时间从不会辜负真正的热爱。十五运会帆船帆板比赛,一路逆袭、拼至最后一刻的张浩然最终再次摘得银牌,连续两届全运会与金牌失之交臂。遗憾是竞技体育的常态,但张浩然眼底未散的锋芒、赛后坦然的气度,却让这枚银牌格外耀眼。
传统强项“三大球”战场再续辉煌
在备受关注的“三大球”战场,潍坊力量同样熠熠生辉。
在2024年11月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上,21名潍坊运动员参赛,运动员数量居全省各地首位,助力山东队获得女排、男排、男足冠军,男篮、女足亚军。
十五运会女子排球20岁以下组决赛,同一小组出线的山东队与上海队再度狭路相逢,最终,山东队凭借着顽强拼搏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实现逆转,以3∶1的比分夺得冠军。在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中,由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李晨瑄、郭湘玲、李美君、于永洁发挥出色,成为山东队夺冠的关键力量。
十五运会排球男子成年组决赛,山东队以3∶0的总比分战胜福建队,成功夺得本届赛事冠军,创下山东男排成年组在全运会历史上的最佳战绩。由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培养输送的4名球员翟德军、王径一、范宣玉、张东政为球队夺冠立下战功。
十五运会足球项目男子18岁以下组冠亚军决赛,山东队的小伙子们拼到最后一刻,但最终在点球大战中以一球之差不敌辽宁队遗憾摘银。队中4名潍坊运动员李源捷、郝富博、徐尧峰、陈子涵在这场代表国内足球青训高水准的对决中,再次展示了潍坊足球的风采。
此外,山东女排成年组首度闯入全运会决赛,老将蔡雅倩、杜清清对山东队获得银牌居功至伟;男子三人篮球山东队夺得银牌,更有潍坊运动员陈培东的贡献。十五运会“三大球”项目,我省22支队伍全部跻身八强、11支队伍站上领奖台,这辉煌战绩中浸透着潍坊体育人的智慧与汗水。
我市人才培养体系踏实有序
十五运会赛艇赛场上,潍坊运动员邵志强与队友合作,为山东队夺得一枚金牌,这也是潍坊运动员在本届全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从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接受赛艇启蒙训练到入选省队,邵志强的成长经历,映照着潍坊体育培养体系的扎实轨迹——从基层选拔,到系统训练,再到向上输送,每个环节都踏实有序。
十五运会游泳项目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由刘培鑫、赵一朴、李易峰和张展硕组成的山东队与浙江队展开激烈争夺。潍坊运动员赵一朴代表山东队第二棒出战本场决赛,面对奥运会冠军孙杨,赵一朴展示出“英雄出少年”的激情,为山东队夺冠贡献了力量。
十五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男子500米双人皮艇决赛,潍坊运动员陈伟阳和队友梁奉魏为山东队再添一枚银牌;女子500米双人皮艇决赛中,潍坊运动员杨潇和队友任春霖一起夺得银牌。
此外,潍坊运动员闫兆阳在男子重剑团体赛中助力山东队夺得银牌;陈子翔在篮球项目男子18岁以下组助力山东队获得银牌;李雪在女子击剑佩剑团体赛中获得铜牌。
这种“老将宝刀未老,新锐锋芒毕露”的生动局面,正是潍坊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面向未来,我市将继续系统构建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巩固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阵地作用,深化体教融合,扩大优势项目选材面,聚焦重要赛事科学制定训练计划,为潍坊竞技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建设体育强市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付东升 来源:潍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