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澎湃的“项目之力”——全市共有135个项目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5071.2亿元。其中,省重大项目43个,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92个。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50个,其中,实施类项目500个,总投资1.14万亿元。在实施类项目中,重大产业类项目224个、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67个、重大民生保障类项目96个、房地产类项目113个。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发展引擎。
比亚迪整车制造项目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等优质公服配套设施提升了起步区城市品质,龙湖济南西城天街项目的投用改写了西部城区商业格局,即将投用的轨道交通4号线将串联起城市发展最活跃的区域……

全域各地如火如荼建设的项目,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动能的同时,也在提升着城市品质、更新着城市业态。
城市经济活力如何,重大项目是“晴雨表”。每一个项目的突破,都折射出济南“项目为王”的理念,城市发展活力也在一个个项目突破中不断迸发。
丰富的重大项目,为济南不断跨越千亿台阶提供了动力!
工业强市赋能壮大经济“压舱石”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在天桥区新材料产业园内一处“黑灯工厂”,自动化生产线有条不紊、运转高效;浪潮人工智能工厂里,“数字流水线”以澎湃算力高速运转……
在济南,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场景,勾勒出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下的坚实脉络。
“十四五”时期,济南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聚力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起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数实深度融合的具有省会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呈现出强劲活力与韧性。
一路走来,济南精准施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因地制宜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13+34”标志性产业链成群起势,不断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

如今,济南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和头孢菌素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重型汽车和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激光装备产业基地,山东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此外,济南持续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不断塑造更多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筑牢工业根基,为济南不断跨越千亿台阶提供了动能!
开放拥抱世界共赢发展机遇
身处地球村,越开放的城市越发展。
“十四五”时期,济南全方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在开放合作中持续提高产业竞争力、经济外向度和城市影响力,全力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
探索创新贸易、投资、人员、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体制机制,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能级水平,提高跨境服务贸易自由便利水平。
加快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全面起势。国际航线网络布局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达5000列以上,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1382.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324.3亿元。
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不断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新空间。济南与50个国家的92个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其中友好城市29个、友好合作城市63个。济南国际贸易伙伴更均衡多元,与233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主要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在开放中分享机遇、实现共赢。济南市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活力,2025年前三季度,济南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两千亿元,贡献了33.1%的全省增量。
链接世界、拥抱未来,为济南不断跨越千亿台阶提供了助力!
大河奔流,不舍昼夜。即将迈上1.4万亿台阶的济南,已将目标瞄向更远的将来。让我们一同见证历史,一同展望未来!
(记者/王端鹏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