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德州市召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第三场发布会。德州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焦方兵,德州市农业农村局人事科科长李永强,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室主任段化刚,团市委组织部部长、一级主任科员杨延昭,乐陵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殿民出席发布会,介绍德州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德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创新“本土人才培育、外地人才回引、专业人才下乡”工作思路,汇聚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德州实践”提供了有力人才智力支撑。截至2022年底,全市培育集聚各类乡村人才20余万人,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成为德州市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引领者。
坚持改革赋能健全乡村人才振兴制度保障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出台《德州市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2018-2022年)》,围绕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布局,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措施路径、组织保障等四个方面,谋划了5年的重点工作任务,系统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二是坚持精准施策。聚焦乡村人才“引育留用服”各环节,精准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打造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实施《德州市“一村一能人”行动计划》,在农民职称评审改革、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农技人才队伍扩容、“乡村之星”评选等方面出台了12条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硬核”措施。出台《激励“五类人员”回乡创业带就业工作方案》,支持引导企业技能人员、外出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每年设立1000万元返乡创业扶持资金,带动农民就业和农村发展,激发“归雁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鲁青基准贷”“鲁青农担贷”“乡村好青年贷”金融贷款项目实施,累计为1028人发放贷款10.37亿元。
三是坚持制度创新。着力解决县乡事业单位招人难、留人难问题,指导基层适当放宽学历、专业、户籍、年龄条件,适当降低开考比例,稳定基层事业单位人才队伍。推进基层职称制度改革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改革,拓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土专家”“田秀才”1274名。推进基层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和“直评直聘”制度改革,有9576名基层人才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坚持畅通渠道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一是活动招才。常态化组织开展“千企百校行”“高校直通车”“人才夜市”“直播带岗”“乡村振兴专场”等招引活动,推动线上线下引才“不打烊”,年均举办各类招聘活动超过150场,发布县乡基层岗位超过1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