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潍坊 > 正文

一季度GDP实际增量为负,潍坊怎么了?

一季度GDP实际增量为负,潍坊怎么了?
2023-05-17 11:30:2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由此来看,歌尔尚未走出被大客户砍单的影响。

还有,消费预期不足,也是歌尔等企业业绩下滑的原因,另一个受到明显影响的是潍坊的食品加工行业。当然,其他与直接消费密切相关的企业也受到波及。

潍坊第二大企业、2022山东百强企业排名第14的晨鸣控股,旗下的晨鸣纸业,一季度营收约61.56亿元,同比减少27.7%。

其次,化工产业依然承压。

太平洋证券的研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化工行业实现营收2.55万亿元,同比下降1.04%,环比下降8.38%。

如此环境下,潍坊很难独善其身,部分企业营收减少,利润下滑。比如孚日股份,第一季度营收约13.31亿元,同比减少5.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91万元,同比减少53.17%。

7.jpg

3

一季度,潍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4%。在疫情之后,如此数据,显然是很不理想的,消费力明显不足。

这可能与潍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消费场景缺乏等有关。

2022年,潍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万元,排在省内第七,低于淄博,高于泰安。这个水平,与潍坊的经济体量不相符。

另外,潍坊距离济南、青岛均不算远,济青为山东两大消费中心,业态更多、更新,因此消费的吸引力更强,反过来削弱了潍坊居民在本地的消费能力。

为刺激消费,潍坊正在想办法,尤其是大宗消费方面,鼓励市民买房买车。

近期,推出了购房补贴政策,对个人(家庭)于规定时限内在市区购买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并如实缴纳契税的(含预售和现售),给予实缴契税额50%补贴。

4

在全国的经济版图中,潍坊算是“明星”城市,“一二三”产业的均衡程度,全国罕有。而且有“单项冠军”之城的美誉,拥有123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增数、总数连续两年均位居山东省首位。

如此优秀的潍坊,GDP增量为负,深究其原因,更具有样本意义。

分析来看,潍坊经济的基本面其实没有太大问题。

首先,支柱产业增势良好。

动力装备等产业,先进程度属于全国第一梯队,只要保持优势,基本盘一般不会太差。

食品加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但终究会走出低谷的希望。4月份,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大族激光在行业发展趋势中表示,短期来看,全球消费电子仍处于下行周期。时代的灰尘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这句话也适用于城市。

熬过这段时间,便可见彩虹。

其次,潍坊的固投达到了8.2%的增速,一批新动能正在成长。而且,很多资金砸向了新经济领域:力争“四新”经济投资占比55%以上。

潍坊透露,年内新开工信悦能源成套装备等重点项目400个以上,竣工投产潍柴新百万台数字化动力产业基地一期、歌尔虚拟现实智能硬件制造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350个以上,新增产值600亿元以上。

所以,潍坊一季度GDP数据不佳,应该是短期的,走出低谷只是时间的问题。

5

当然,潍坊存在的短板也要正视。

一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发挥出“单项冠军”之城的潜质,以此改善产业结构。

大环境转变的过程,也是考验企业真正实力的过程。在制造业强市之中,东莞、佛山等一季度均展现了很强的韧性。

背后的支撑力,是企业的硬实力。从这个角度讲,潍坊尚需进一步努力,把“单项冠军”做大做强,能够独当一面。同时,新能源产业日益崛起,传统的动力装备、汽车制造如何转型,亦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季度经济大市中,GDP增量减少的城市并不多,除了潍坊,还有泉州。泉州是典型的消费品制造城市,服装、鞋业等规模大,本轮调整暴露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低的劣势。

泉州的教训,对很多城市敲响了警钟。

二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培育新的消费场景。

潍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体量不匹配,或许体现了潍坊经济的结构特点,制造基地多,研发等高端产业少,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

另外,要大力吸引年轻人。年轻人是最活跃的群体,不仅给城市带来活力与新的可能,也会逐渐成长为消费的主力。(来源:头条号@青小岛)

(责任编辑:刘静 )
关键词:潍坊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