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是实现房地产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良性循环。这一点相对房地产与金融关系而言,更多是针对中小投资者。过去房地产市场的增长强劲,使得不动产资产的所有者收益巨大。但是过去的历史证明,市场大起大落和企业经营波动过大,形成的风险是不可估量的。未来,房地产行业应该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努力营造融资主体和国内外投资者之间的信用体系,促使财务指标健康、经营稳健企业的合理正常融资,能得到有效支持,投资者的正当权益能得到有力保障。
第六、是实现房地产与土地财政的良性循环。过去30年中国的土地批租,给地方政府贡献了约30万亿的资金,这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巨量的活力。
但在这个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了严重的土地依赖症,使得这些地方不仅有着强烈的抬高地价、缩小供给的动机,并且在每一轮调控中,也有意愿松绑政策,客观上让调控效果打了折扣。
不仅如此,土地财政也使得一些追求短期政绩的政府,重视对土木工程大干快上得来的功绩和效益,而忽视对基础产业、实体经济的久久为功的培育和扶持,对土地的依赖反而愈演愈烈。另外,土地价格过高,也使得营商和居住成本快速攀升,往往让地方财政的土地依赖,走进了恶性循环。
土地财政之下,政府对土地的惜售,客观上形成了房地产市场长年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导致房价长期的过快的上涨。集中供地制度的试行,和房地产税试点的推进,可以被视作房地产与地方财政实现良性循环的有益探索。
第七、是实现购和租的良性循环。“房住不炒”的基调之下,租购并举实际上是房地产行业建立“住”的多层级市场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很显然,我们不仅在购的供给上,存在很大结构性改良空间,在租的方面,供求矛盾也非常大。
当然这几年,政府加大了对租赁市场的支持,增加租赁型房屋的供应,特别是鼓励性产业和行业人才的定向供给加大。不过,要真正形成良性循环的租赁市场,不仅需要集中式的、政策式的供给,还需要更多私人住户、分散式的供给。而这种供给的前提很大程度靠购在先。如果一味地打压住房交易市场,租和购的循环难以彻底打通,租赁市场很可能成为一个政府包办的市场,而失去创新活力。
第八,是房地产和城市的良性循环。前二三十年城市边界大扩张中,房地产企业表现出了对趋势的敏锐判断力和冒险精神,通过大量的住房和相关配套的投资建设,有力支撑了城市化,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
作为城市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参与者,在城市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期时,应该再次顺应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命题,努力在城市更新、旧城改造、产城融合、教育医疗养老、职住一体等课题上,培育新的市场竞争力。
第九、是开发建设和住房消费的良性循环。中国住房商品化已经走过30年,房地产的增量部分逐步萎缩,正在大步走向存量市场,比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存量交易已经超过了新房。围绕房屋交易租赁、资产管理、房屋维修保养、设备设施升级维护、能耗管理等等需求正在蓬勃生长,一个有关住房的全生命周期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过去,物业服务公司只是房地产企业的一个附属类公司,如今他们的独立发展壮大,也预示着相应市场的起飞。但这个市场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未来房地产业要从过去做一次性消费的生意,转向抓住有关住的全生命周期消费机会,仍有很大业务空间值得探索和挖掘。
第十、是实现房地产行业的碳的良性循环。据统计,与房地产高度关联的建筑业业是碳排放的大户,在中国的3060计划中,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理应加大研发投入和管理创新,加大绿色建材的应用和绿色供应链的打造,让更多的房屋在建造和使用中,达到碳中和。
记者看来,以上十个方面,应该成为房地产业实现良性循环的构成要件,甚至是未来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和新秩序的基石。而这种良性循环的启动、新秩序的形成,新模式的确立,前提是全行业能跳出历史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从新的社会经济目标、新的重大供求矛盾着眼,彻底转换思路、实现重新定位。
(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