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每一座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商业潜力和价值。一座城市的商业潜力,往往与城市中的核心商业综合体密不可分,而商业综合体也是一座城市经济实力、社会凝聚力、公众群体素养、文化艺术普及程度的集中体现。龙湖商业,往往就是定义一座城市商业潜力的标准之一。
重庆时代天街实拍图
龙湖商业可持续发展21年,网格化布局初现,截至2021年底已开业购物中心61座,开业项目总面积749万㎡,已进驻城市30座,已获取项目120余个,合作品牌数量超5000家,战略合作品牌数超400家。
更为重要的是,天街不仅能定义城市的商业潜力,还拥有改变区域价值格局的实力。如龙湖北京长楹天街,催生了朝青板块新商圈,塑起国贸CBD商业新封面;龙湖重庆时代天街,带动了重庆大坪商圈的跳跃式发展,创造了渝中区第二个百亿商圈。
01、一座天街改写一城生活
首先,我们来看看北京的龙湖长楹天街,别看长楹天街现在热闹非凡,2010年,龙湖拍下常营地块时,几乎所有人都捏了把汗。
早年的常营,对区域的老住户而言,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早出晚归,人们几乎不记得窗外的景象。到了周末,不管是约朋友还是日常购物,离开常营是唯一的选项。老住户们回忆,那时候习惯说进城,感觉自己住的并不是真正的北京城。
北京长楹天街实拍图
当时常营的区位非核心商圈、无商业氛围,这些在别人看来的困难,在龙湖的规划中,却是一连串的机遇和红利:地铁轨交延伸、人口持续聚集、北京向东发展的趋势。
即使有信心,龙湖也需要为这个狭长地块量身打造,专门请来国内知名的商业操盘团队,得到专业意见:购物中心的进深极限是350米,而长楹天街东馆、西馆加上连廊全长近800米。
极限的物理空间,在往后每一天的运营中,被当作试验田。尝试、调整、说服、创新、引领。可见,商业没有什么魔法时刻,好的运营模式会持续成长。
2014年开业时,长楹天街的餐饮和休闲娱乐业态比重虽不算高,但凭借着区域“头一份”的体验,创下了开业客流21万人次的场面。开业十天后,随着通州副中心核心区交通干线走廊的6号线二期(草房站至潞城站)开通,长楹天街开始营造自成一体的商圈,也带动常营区域从“东五环边上的睡城”转变为(辐射朝阳、通州)两大新老城区、主副中心间的枢纽“新城”。
北京长楹天街实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