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既书风花雪月,亦歌壮志豪情。它既能描摹杏花春雨般的细腻婉约,令人柔肠寸断;也能重现排山倒海般的波澜壮阔,令人畅快淋漓……
在品读宋词优美隽永的篇章时,我们时常会被其意境独到的词牌所吸引。清平乐、虞美人、蝶恋花、念奴娇、满江红……见词牌而思词意,寥寥数字却蕴含无尽妙想。众多词牌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或许每个人有不同答案。
但若说到最豪气干云、壮怀激烈的,一定是满江红。
满江红,最早由北宋词人柳永所创,其调高昂,有激越之感,但在北宋填词者甚少。直到南宋岳飞的一曲《满江红·怒发冲冠》传唱大江南北,满江红从此成为爱国主义词牌代表。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不论何时,读罢这首脍炙人口的《满江红》,岳飞在词中表达的那种渴望沙场征战、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满腔报国热忱,即便是千百年后的我们也会感觉热血沸腾。
网络示意图
事实上不只是岳飞,满江红慷慨激昂的曲调,同样受到了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的青睐。词中之龙辛弃疾一生六百余首词作,就有近四十首《满江红》。其中不乏名篇佳句,如《满江红·中秋》《满江红·暮春》《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等等。
网络示意图
从辛弃疾的《满江红》中,我们同样读出了他的报国之志,渴望收复失地,渴望国家统一,渴望人民安康幸福。比如这首《满江红·题冷泉亭》,深切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统一的的渴望和对故土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