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远洋集团来说,趁早重组,降价去库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进入9月,远洋集团(3377.HK)流动性未见好转,且“日益严峻”。
9月14日,远洋集团官宣“暂停支付所有境外债务”,全面重组境外债,并称这是“最佳出路”。
目前,远洋集团有8只美元债存续,包括一只永久性次级有担保资本证券,合计39.2亿美元。按9月15日汇率计算,以上美元债合计约为人民币285.43亿元。
上述债券已于9月15日在港交所停牌。受此消息影响,远洋集团港股盘中降幅一度超过12%。
远洋集团股价走势图
今年3月以来,远洋集团港股已经长期低于1港元面值,总市值在50亿港元上下徘徊。
销售乏力,均价每平米降4000元
远洋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目前面临三大问题,分别是“协议销售额快速下降、资产出售不确定性增大、各项融资活动持续受限”等,上述问题让远洋集团流动性压力“日益严峻”,最佳的出路是对境外债务进行全面重组。
“有央企身份背景而全面重组境外债的,远洋集团应该是第一例。这也说明,即使是央企房企,在目前市场行情下压力也比较大。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进行债务重组,对远洋集团以及各方债权人的利益有所保障。”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
来源:企业公告
严跃进认为,远洋集团今年的销售业绩有较大压力,但总体基本面还不错,近几年没有大规模、激进的扩张,总体上属于稳中求进,目前的问题主要是受市场影响所致。
对比来看,远洋集团今年销售均价比去年同期每平米直降4000元,降幅超过25%,但销售额仍无法追平去年同期业绩。
“债市观察”查询了解,远洋集团在今年前8个月累计销售额约401.2亿元,累计销售均价12500元/平米;去年同期销售额约为610.6亿元,销售均价约为16500元/平米。
受销售额下降影响,2022年以来,远洋集团营业额也同步下降,而现金流入更是从2021年开始就出现下降迹象。
2021年~2022年,远洋集团年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对比上一年,分别减少174.7亿元和170.37亿元。
至2022年末,远洋集团年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46.23亿元,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则进一步缩减到31.46亿元。
销售端资金流入减少的同时,远洋集团在融资方面也出现净流出情况。
结合2022年上半年、2022年底和2023年上半年三个财报数据看,远洋集团融资现金净额均为负数,分别是-29.58亿、-79.79亿、-82.87亿,贷款金额均低于还贷金额。
借款总额超900亿,董事和高管减薪
截至2023年6月30日,远洋集团借款总额约919.2亿元,其中1年内到期的借款约为446.16亿元,占比达到49%。
而截至今年上半年,远洋集团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银行存款,账面资金总计约76.50亿元。其中,约99.7%(2022年12月31日:98.9%)的现金资源为人民币,余下的主要为美元及港币;流动比率为1.15倍。
远洋集团存续美元债来源:企业预警通
远洋集团2023年半年度财报显示,公司净借贷比率已经高达约326%(2022年12月31日为183%),净借贷比率为贷款总额减去现金资源总额再除以权益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