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集团表示,净借贷比率增高是因受市场影响,销售额下降、融资受限,以及整体行业利润下降,导致资金回笼速度较慢。
除了上述负债外,远洋集团还对合营企业及第三方提供了约372.54亿元贷款担保,这也加重了远洋集团的债务负担。
今年上半年,远洋集团以约3.59亿元向居然之家出售了北京远洋未来广场购物中心项目;去年底宣布的向太古地产出售成都太古里50%股权的交易也在今年2月完成交易,交易总额约55.5亿元。
来源:成都太古里官微
从远洋集团的项目分布看,有24%的土储面积位于北京区域,23%位于环渤海区域,但北京区域的营收和协议销售额却低于环渤海区域。
今年上半年,远洋集团物业开发的主要营收约173.18亿元,华中、环渤海、华东区域分别占比33%、25%和14%,而总部所在地的北京区域占比只有11%;协议销售额356.6亿元,环渤海、北京、华东区域分别占比34%、20%和17%。
远洋集团表示将集中一切必要资源,确保现有项目交付,加快在建物业及已竣工物业的销售,稳定业务营运,保障购房者、本集团合作伙伴及所有持份者的利益。此外,本集团正在实施严格的降本增效措施,以提高营运效率。
据之前公告,远洋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远洋控股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远洋控股”)为落实偿债保障措施,将暂缓对外投资、收并购等支出,同时调减或停发董事和高管的工资和奖金。
远洋控股为远洋集团主要境内债发行人。债市观察查询发现,远洋控股目前共存续债券14只,存续余额合计约234.49亿元,有息债务596.23亿元,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例高达78.52%。
截至2022年底,远洋控股有息负债合计约59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约220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46.23亿元,受限存款47.63亿元,短期还债压力较大。
由于远洋集团销售下滑、利润亏损,大股东之一的中国人寿已经计提减值,2021年和2022年,中国人寿对远洋集团的投资合计计提减值约58.62亿元。
“股东也不能无限量支持,而且现在看大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也不高。”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认为,两大国资股东在远洋债券出现兑付风险时进驻,说明了大股东已经高度重视远洋集团的实际财务情况。
6月25日,远洋集团原13名董事中有6名董事替换,新任职的6名董事中有4名来自大股东中国人寿和大家保险,分别为柴娟、张忠党、于志强及孙劲峰,后一位为大家人寿提名。
其中前3位为中国人寿提名,而柴娟的任职尤为让人关注,她担任远洋集团执行董事及副总裁,打破了远洋集团多年来维持的“3位执董”的习惯,而且柴娟此前曾任职中国人寿保险深圳区域审计中心纪委书记。
(来源:债市观察 作者/蒲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