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几所高校超百亿社会资本的投入,也让学校在师资配置、国内外培养和就业保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由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创办的河仁慈善基金会计划出资100亿元,投入筹建福耀科技大学。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福耀科技大学首年8亿元预算招50名学生。
东方理工大学背后主要出资人是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公开资料显示,学校总投资460亿元,其中,宁波市政府出资160亿元选定校址并规划用地总规模约2300亩,宁波虞仁荣教育基金会先后出资300亿元,用于大学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大学基本运营等。
山东民办高校数量全国领先
在山东,由知名民营企业家或民营企业创办的高校也不在少数:山东协和学院前身为山东中医学院中专部,举办者为山东协和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泰山科技学院前身是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由重庆翔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与泰安杰森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山东英才学院先后经历山东英才专修学院、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英才学院等阶段,目前举办者为中国宇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今年6月27日,教育部发布了《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5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67所,其中民办高校829所,约占高校总数的28.4%。
从总体数量来看,民办高校总数较2024年的799所增加了30所,创历史新高。从地域分布来看,河南、四川、广东、山东四省的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山东民办本科高校25所,民办高职(专科)院校26所。
从办学质量来看,根据软科统计的2024全国百强民办高校排名,山东共有14所高校跻身百强,占全国百强份额14%。其中,山东协和学院登顶民办高校榜首,齐鲁理工学院、潍坊科技学院等五所高校进入前十。
从专业规模来看,据高绩统计,2019—2023年,民办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点2565个,占全部新增专业点约29.5%。其中泰山科技学院新增专业点26个,是近五年新增专业数量最多的民办高校;齐鲁理工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新增专业数量也在20个以上。
被推向转型的十字路口
今年6月份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超1000万人,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25.75%。这意味着每四名学生就有一名来自民办学校。然而,与具备竞争硬实力的新型研究型民办大学相比,近年来,不少传统民办高校开始出现招生缺额、压线录取等现象。
根据相关政策,山东省普通类常规批共有3次志愿填报机会。其中,在首次投档录取后、第二次志愿填报前,以及第二次投档录取后、第三次志愿填报前,考试院会公布部分高校及专业因未招满、退档或新增招生而产生的空缺名额,也就是剩余专业计划。
在今年山东公布的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剩余本科计划中,6050个招生计划里民办本科缺额5932人。其中,缺额人数较多的院校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缺额914人,青岛滨海学院缺额499人,青岛城市学院缺额490人,青岛黄海学院缺额403人,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缺额381人,山东英才学院缺额396人,泰山科技学院缺额294人。
再看去年,2024年山东普通类常规批本科第2次志愿院校专业计划中,山东华宇工学院剩余936个计划,青岛滨海学院剩余694个计划,烟台理工学院剩余682个计划,齐鲁理工学院剩余572个计划……
不止山东,近两年,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的部分民办本科高校也出现了招生缺额情况,更有学校直接“出局”。去年9月,南京一所由民转公的高校停办,随后当地教育局回应,“该学院已获批自今年7月起停止办学”。
一边是头部民办高校入场,一边是同质化竞争加剧,将不少传统民办高校推向了转型的十字路口。2024年,教育部工作要点首次提出“引导民办高校特色化分类发展”,也为民办高校点出了差异化发展、加快转型的破局之道。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张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