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科技守护无处不在,或许这一刻就在你的脚下。那些隐藏着的细节,最能展现一座城市的“功力”。在深圳,历经40多年高速发展,人口、车辆、信息高度聚集、快速流动,新旧风险交织叠加,城市安全面临着“城市车辆多、建筑工地多、自建房多、油气管网多、消防隐患多、高层建筑多、自然灾害多”的“七多”复杂形势。为此,深圳探索建设了全域安全风险前端感知网络,不断构建完善“城市风险一张图”。截至去年,已有124个城市安全相关的信息系统、26万路视频监控已接入市应急指挥大厅,应急管理大数据主题库汇聚近2105亿条海量数据,超过220万个风险感知设备被铺设到危险化学品、有限空间、建筑工地等生产经营建设一线,及时监控并预警风险隐患。全市177座水库监测站、120个河道监测站、103个积水监测站、102个边坡监测点等自然灾害场景被纳入24小时实时监测体系;工矿商贸、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超过60万家生产经营单位已全量纳管。此外,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自建房安全、城中村用电安全、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等公共区域类风险底数逐步明晰,全市事故灾难风险分类分级管控格局已初步展开。
长期以来,很多城市都存在“重救轻防”的误区,城市风险管理注重风险发生后的“处理”。2021年9月,国务院安委办与应急管理部联合部署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确定将青岛、合肥、沈阳、南京、深圳等18个城市(区)作为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建设试点。2023年11月,国务院安委办发布《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新版《指南》),新版《指南》是在原来试行版的基础上作出修订,聚焦城市安全重大风险和各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定位,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具体监测哪些暗藏在城市里的风险?新版《指南》明确,风险监测主要包括城市生命线工程、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和自然灾害等四个领域18种重要风险。其中,城市生命线工程包含燃气管线泄漏爆炸风险、桥梁运行安全风险、供排水管网泄漏风险等;公共安全包含建筑火灾风险、城市电梯运行风险、重点车辆运输风险等;生产安全包含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风险、尾矿库溃坝风险、水库垮坝风险等;自然灾害包含城市洪涝(含山洪、江海潮水)内涝风险、森林火灾风险、地震地质灾害风险等。
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就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针对城市这四大领域存在的重大风险,建立城市风险监测、动态感知、风险研判、预警处置体系,实现城市风险超前感知,推动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是保障未来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2022年11月,青岛正式启动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2023年4月,平台整体上线试运行;近期,平台正式验收通过并投入使用。目前,青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一期主要构建了燃气、热力、供水、排水、综合管廊、桥梁、地铁和隧道、消防、电梯等九大生命线工程专题场景,后续也将持续拓展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场景。
监测处置各类预警六千余起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了先进的风险识别和预防手段,在此支持下,世界范围内城市风险的治理模式,已经从传统注重事中事后抵御风险冲击,转变到注重事前识别和预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