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以“智”带“新”,枣庄下个五年绘就新时代现代化强市的宏伟蓝图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05-31 14:39:00

城市发展需要什么?对于枣庄而言,答案已经明确。

随着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开幕,省党代会报告以“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为蓝图,山东未来五年的攻坚方向已然清晰,以枣庄为代表的十六地市亦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

事实上,对于城市而言,有了“蓝图”,更需要城市具备“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精神。

城市建设如果有一张好的规划蓝图,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不懈的让构想逐一落实。罗马不可能一天建成,城市是积累而成的,按照规划接续努力,持之以恒干下去,才会最终绘就一幅宏图。

枣庄,亦如是。

图片

以“智”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从“数字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型。“十九大”召开以来,社会治理智能化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被强调,意味着我国社会治理迈入了智能化的新纪元。

为加快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工作,2022年5月20日,枣庄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大会召开。作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之一、省内唯一入选的市,枣庄市承担着抓试点、闯新路、出经验的使命。

面对这项开创性课题,枣庄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主动开展对智能社会治理的探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枣庄特色的智能社会治理新路子。

枣庄市从服务中心大局的方向入手,与现有工作做好结合,同时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工作领域,聚焦“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把智能化手段运用到社会治理的更多领域、更多方面,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图片

2021年,枣庄市以基金为抓手,以智能化为方向,创新推出“政投保贷券服企”的智能化技改新模式,实现了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同时,布局数字经济领域,发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互联网一级节点城市”基础优势,进一步向云端发力、用数据赋能,加快芯恒基、鲁南大数据中心造百亿级产业集群。二期等项目建设,支持云享天空、泰盈科技等互联网企业加快发展。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枣庄积极创新,竞相涌现出“榴乡诉递”“e呼善应”“e诉通”“融e通”“e张网”等智慧化治理模式,市级层面上形成了“枣治理·一网办”市域社会治理特色品牌。

此次山东省党代会报告将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跃升列为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枣庄也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强化要素保障,形成上下对应、左右协同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切实激活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的“源头活水”,努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枣庄贡献。

以“速”奏响发展最强音

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一切都是空谈。“先把经济搞上去”已经成为枣庄的共识,也是未来枣庄发展的首要任务、唯一选择,而城市经济的良好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

仅2021年,枣庄新开工过亿项目就达489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5个,“6+3”现代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424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不难看出,过去的五年间,枣庄用成绩证明了“先把经济搞上去”绝非一句空谈。

今年一季度,枣庄全市生产总值实现478.66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历史性首次跃居全省第一。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1.31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01.34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6.01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了经济发展由量到质的深刻变化、由稳到进的全面起势。

其中,规上、规下工业增加值齐头并进,取得“两个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高于全省平均5.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6.1%,高于全省平均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

图片

工业经济强劲起步、亮点纷呈,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省、名列前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以及高层次人才对于枣庄的青睐,正是枣庄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保证。

枣庄率先在全省实施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创新设立“枣惠达”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平台,推动8100万元奖补资金直达市场主体,率先探索建立不动产登记与缴税“一窗办结”模式,推出289项“全省通办”、132项“跨省通办”事项,累计取消下放市级行政权力263项、减税降费167.5亿元,实现“一业一证”50个行业全域覆盖,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率达到100%,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到49.1万户、较2016年增长64.4%。

一切荣光皆为序章。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实现强市目标,枣庄,既要直面差距、敢于担当,更要坚定信心、奋起直追,与快者赛跑、与强者比拼。

以“新”实现优势转换动能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中有一句“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因地制宜,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来生存和发展。

山东省党代会报告提到,实体经济是强省建设的重中之重,要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塑造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枣庄,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工业城市的使命担当,打好新旧动能转换“主动仗”。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孕育,区域竞争格局正在被重塑,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已经成为枣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实现发展“变道超车”的关键。

新旧动能转换,不是另起炉灶、从头再来。

枣庄市委书记陈平表示,推动产业转型,要坚持传统产业不能丢、新兴产业求突破,“对煤炭、纺织、建材等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动产业项目向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提升产业链条,快速做大做强新材料、精细化工、医疗器械等产业。”

从变革存量起步,枣庄向存量要增量,蓄力再造新优势。

为了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枣庄市围绕促进水泥、纺织、造纸、煤电、食品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开展千项技改、千企提质“双千”工程,支持企业加大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领域的技改投入,全方位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力争新入库技改项目不少于200个、完成年度投资200亿元以上。

图片

向增量要未来,强力突破新兴产业,枣庄寻找迸发活力的新增长点。

2021年,枣庄市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和高质高效农业、新型商贸物流业、特色文旅康养业为主体的“6+3”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新目标。争取用3到5年时间,打造高端装备和高端化工2个千亿级、新材料1个五百亿级、新能源和新医药2个三百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2121产业雁阵”。

同年,枣庄市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工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0.7%、34.2%、18.30%和12.6%。

如今的枣庄市,较之五年前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枣庄在履行“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等重大战略目标的进程中,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产业集群渐成规模,更具完成自身使命的底气。

2017-2021年,枣庄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3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优秀等次,闯出了老工业基地浴火重生的“枣庄路径”。

破茧重生的枣庄,再现勃勃“新”机。未来五年,枣庄市将继续坚守“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进一步做强工业、做优产业,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现代化之路,以腾飞之势,擘画新时代现代化强市的宏伟蓝图。

来源:山东要闻

  责任编辑:窦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