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重任千钧惟担当——泰安市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12-21 19:05:19

冬日的阳光冲破云雾洒向大地,迎来又一个崭新的明天。此刻,位于泰山玉皇顶南盘道东侧岩石上的“擎天捧日”石刻,熠熠生辉,发人深省。泰山以“擎天捧日”的雄姿,将向上向新的文化基因,深深镕铸在古老的泰汶大地上,引领人们踔厉奋发、与时偕行。

2022年,泰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紧扣省委“十大创新”任务要求,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全省首创以“敢为人先,当仁不让”为核心精神的“敢当”改革品牌。这是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石敢当”习俗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彰显了泰安独有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又赋予“石敢当”勇于改革创新的时代内涵,极大地推动了各项改革任务串点成线、厚积成势、纵深推进,引领泰安全面深化改革事业行稳致远、渐入佳境。

图片

新泰市鲁中环保智能涂装中心年涂装80万台(套)配件项目。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司刚摄

以“敢当”之责促改革——

铸造勇于担当的“铁肩膀”

革故鼎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一路向前的文化基因;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一年来,市委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观大局、察大势、谋大事,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开战即决战、起跑即冲刺的决心,引领着全面深化改革航船破浪前行。

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以身作则,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主持召开含改革议题的市委常委会15次,审议通过改革文件33个;建立改革工作“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第一时间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深改委会议精神,及时研究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并出台推进举措和配套文件;实行市级领导领衔推进改革制度,遴选25项重点任务由市级领导领衔推进,印发《中共泰安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确定103项重点改革任务;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设立“泰安工作创新奖”,对重点改革任务实行插旗考核,完成一项插旗销号一项,在全市营造勇于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9月9日,泰安市举行“敢当”改革品牌发布会,从“泰山石敢当”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准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结合点,提炼出“敢当”改革品牌,作为泰安强力抓改革、促改革的主要抓手和重要举措。

“把‘敢当’作为泰安改革品牌,既凸显出泰安独有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也有利于借助‘敢当’的传统意蕴赋予改革以新的时代内涵;既是我们践行总书记‘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三个走在前’殷殷嘱托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省委‘十大创新’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成杰在发布会上表示。

“‘敢’就是敢为人先,在谋划改革发展上,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魄力;‘当’就是当仁不让,在推动改革发展上,有‘当仁自古有不让’的办法和本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在“敢当”泰安改革品牌发布会上的发布辞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用足用好“改革”这把金钥匙,擦亮“敢当”这块金招牌。围绕打造“敢当”改革品牌,泰安市建立“敢当”品牌三个库,即品牌项目库、案例库、亮点库,通过广泛征集、实地调研和综合评估,围绕省委“十大创新”行动计划,确定了50项“敢当”改革品牌事项,选择一批具有泰安特色、有开创性的进行重点打造,努力创出一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先进经验;制定三个系列推广计划,即实施一系列冠名行动、召开一系列新闻发布会、举办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开设“敢当”专栏,持续展现改革品牌事项进展情况及成效,并利用《改革参阅件》、“泰安改革”微信公众号,以及市级以上主流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市营造“敢当”改革浓厚氛围;健全三个推进机制,即领导机制、考核机制和督导机制,不断凝聚改革合力,系统推进“敢当”改革品牌各项工作,努力将“敢当”改革品牌打造成为泰安推动改革创新的“金字招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澎湃动能。

“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敢当”改革品牌一经推出,便在全市上下引起了热烈反响,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疫情期间,市委号召社会各界“以‘敢当’精神勇于斗争战胜疫情”“以‘敢当’精神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宁阳县开设了“‘一把手’谈敢当·促改革”栏目;金融监管局奋力争当“敢当”金融人;市委党史研究院打造了“史敢当”党建品牌……11月10日,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了民主党派对“敢当”改革品牌意见建议,进一步凝聚起“敢当”共识,汇聚起改革创新力量。

如今,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泰汶大地凝聚起磅礴力量,展现“泰安担当”,贡献“泰安力量”。

以“敢当”之举增活力——

激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望过去一年,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成为泰安顶流热词——

7月20日,全国唯一图书类版权交易中心泰山国家图书版权交易中心隆重揭牌。作为全国首家新闻出版小镇,泰山新闻出版小镇把握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契机,立足泰安实际,整合产业资源,集聚了60余家新闻出版行业龙头、领军企业入驻,全力构建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新闻出版产业“雁阵”。

煅烧、酸化、冷却、净化……走进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和年产1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正轰鸣运转,年产3万吨的碳酸锂项目正加快推进。今年,泰安市正积极抢抓产业发展风口,重点依托瑞福锂业打造“锂精矿加工—锂电池原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锂电池制造—锂电池梯级利用”产业链条,招引新建了宁夏汉尧锂电正极材料、宏匀1.5万吨富锂材料、君乐益锂电正极材料再制造、瑞赛昊锂电新材料动力源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带动新能源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力争打造全国知名的“泰山锂谷”。

这一个个活力迸涌的大项目,既是泰安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生动缩影,也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注脚。

全面深化改革,总是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

泰安的短板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2022年,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统筹全局、科学谋划,把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作为重中之首,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作为解决全市工业不强、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完善问题的关键举措,作为泰安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出路。2022年伊始,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叫响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口号;2月18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要的主攻方向;3月9日,全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动员大会向各级各部门发出了立争先之志、兴实干之风、举万众之力的动员令,正式拉开了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大幕。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产业链进行补链、延链、强链,通过“链长制”引导产业链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确定了“441X”现代产业体系和13条重点产业链的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新布局,以产业链思维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和13个产业链行动计划、重点企业发展规划,选择先发优势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基础好的产业链赛道,推动形成了“1+N”规划体系,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链式布局。

创新环境要素保障措施,统筹解决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难题;积极实践“财政+基金”模式,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创新实施“五色管理法”,科学直观展现建设用地状况,精准服务项目用地选址……泰安市搭建起了链式政策新体系,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制定出“一揽子”普惠政策包和若干靶向政策的“1+N”政策新体系,以严密政策保障工作落实。尤其是对覆盖范围广、投资规模大、引领作用强的特色产业项目、园区、企业、平台建设,泰安市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一园一策”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

一直以来,上市难题横亘在泰安诸多企业面前。清底、建库、培育、激励,泰安市厘清工作思路,深入种子企业调研,千方百计协调解难,推动新巨丰2022年9月在创业板上市,打破了泰安12年没有A股新上市公司的局面。泰安还大力推进梯次培育计划,目前泰安2家企业报北交所审核,6家企业报山东证监局辅导,1家企业挂牌“新三板”,75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兑现上市奖励资金6500万元。今年以来,泰安强化政策激励,化解金融风险,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加速企业上市进程,多项考核指标列全省第1位,实现金融为经济强力“输血”。全市直接融资167.51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企业上市融资11.7亿元,同比增长3668%;383个信贷产品支持普惠小微市场主体5.3万户,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新增贷款约50亿元……

文化旅游是泰安的一张名片。如何让“诗与远方”携手前行?今年,泰安市专门成立泰山文化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推进委员会、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泰山文化研究院和研究会,制定《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2022—2025年)》《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行动计划》,彰显深厚文化底蕴,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将“泰山论坛”打造成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品牌,举办“泰山论坛·深入学习贯彻‘两个确立’理论研讨会”;积极创建泰山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被列入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市首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泰山景区居中国旅游景区欢乐指数百强榜第四位,在自然景观类排名中位居榜首。

黄河宁,天下平。泰安市坚决扛牢重大政治责任,研究制定推动黄河战略“十四五”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要点等配套性文件,印发全市黄河流域水利专项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为落实黄河战略划定了施工图、时间表。东平县精心呵护“一湖清水”,系统整治湖域生态,链条构建产业体系,创新理顺管理机制,“脏乱差”的东平湖蝶变为“美绿蓝”的生态高地,“穷弱散”的滩库区发生了“富集强”的历史变革,生动践行了“两山论”,为河湖环境治理提供了生动的样板示范。此外,全国首家省级水资源计量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泰安建成,全域纳入省级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泰安市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中提升泰安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了新突破。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泰安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从打通“数据壁垒”入手,印发《泰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出台《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经营性用地储备出让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的实施意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泰安高新区立足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深入推进校、地、企深度合作,打造了“校地企战略联盟”服务品牌,着力解决企业人才引进、技术攻关、产业升级等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工业经济发展质效。新组建的市属四大集团聚焦省“十强”产业、泰安市新型工业化“441X”产业体系,在盘活资产、融通资金、谋划项目、对外合作上迈出坚实步伐,进一步打响了“树国企形象、创国资速度”改革品牌。

巢正风暖,凤凰来栖。越来越多的企业像候鸟一样,被泰安这座水草丰茂、宜居宜业之城所吸引,纷至沓来。截至11月,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达57.9万户,同比增长7.05%。

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改革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2022年,泰安市采取多种手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实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泰安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全省首创“减垄增地”经验做法,推广良种良法,发展数字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向科学化、精准化、数字化转型。岱岳区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新泰市羊流镇、东平县老湖镇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岱岳区九女峰被评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

此外,泰安市还积极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打造了具有泰安特色、影响力强的青年工作品牌,进一步凝聚青年活力,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青春力量;稳步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了“党政支持、科协搭台、学会助力、企业受益、产业提升”的良好创新生态,为泰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以“敢当”之心惠民生——

让改革成果温暖万家灯火

舟楫相协,得水而行。改革,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一年来,一项项改革成果,强了信心,暖了人心,聚了民心。

图片

市民在新启用的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司刚摄

“仅凭一张身份证,按照提示信息,无需人工审核,就能在这自助办理营业执照,用了不到十分钟。真是太快捷、太智能、太赞了。”近日,前来泰安“市民之家”网办服务大厅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高女士高兴地说。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全程电子化办理为基础,以智能化、便利化审批为目标,着力解决市场主体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增强审批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改革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在全面深化改革征程中,泰安市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改革的价值取向,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全力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深化改革。泰安市加快推进提高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推进金融助企惠民等10件民生实事。新改扩建32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部开工,8所主体已完成。建成社区老年“幸福食堂”152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0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44处。推进不动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新办不动产权证1.5万余个。落实社会保险助企纾困政策,助力企业稳定就业岗位24.7万个。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支撑根治欠薪试点相关做法被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简报刊发,泰山区县域养老共同体城乡融合发展的做法被列为全国典型。

——围绕优化公共服务深化改革。2022年,泰安“市民之家”暨泰安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进厅部门52个,进厅事项1682项,实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加大教育投入,落实分级办学体制,优化城区学校布局,实施集团化办学;推进健康泰安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医保DIP中期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出台全国首个《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规范》地方标准,打造“法治泰山·国泰民安”法治品牌。

——围绕城市更新深化改革。泰安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城市美化、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制定出台《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泰安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新建续建总投资34.6亿元的环山路东延二期、明堂路北段等道路建设工程。统筹完善泰城“一张网”,加快西部热源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莱热入泰项目前期工作。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水发集团、东华软件等区域总部落户泰安。

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越是需要进一步激发基层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泰安市始终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探索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基层改革经验。今年,新泰市通过积极探索“无证明城市”建设,全面推进“无证明”审批、“免证办”服务,推动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转变,走出了“无证明之省”建设的县域实践。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泰安市让每一个改革事项都能顺应民意、贴近民生,使改革创新如和风细雨般深入人心,持续释放改革惠民红利,让改革的春风吹遍千山万水,温暖千家万户。

以“敢当”之策聚合力——

党建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型工业化成效卓著、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民生事业扎实推进、文旅融合纵深发展、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一年来,泰安市党建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实施了一批力度大、措施实、接地气的改革举措,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政治生态分析评估指标体系。泰安市树立凭德才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识别和选拔任用的科学性、准确性,研究制定《泰安市政治生态分析评估办法(试行)》,建立“5+X+1”指标体系,出台《泰安市不担当不作为干部待岗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泰安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工作规定》,加大选人用人竞争择优力度,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创新推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泰安市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部署开展机关作风集中整顿,大力倡树严肃严格、求真较真、细致细究、务实扎实、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出台《泰安市不担当不作为干部待岗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工作创新奖”评选,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体系,开展“百名科长大家评”,创新督查问效机制,发挥考核激励作用,推动全市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

——创新打造“登高望远、才入泰安”人才品牌。泰安市围绕服务全市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项目,扎实做好人才引育工作,编制“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印发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服务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全力支持国家先进印染技术领域人才特区建设,深入实施“人才飞地”;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深化“双‘十百千’”英才汇聚行动,推行“揭榜挂帅”引才机制;建成市人才金政服务平台,建立“一人一册”全程跟踪、精准服务机制;打造了全国首个产业链上的工匠学院——泰山数字经济工匠学院,以更全面、更多元、更高端的智能服务平台,为产业链发展、全市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泰安市不断创新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今年,泰安市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物业管理为切入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大力推进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实行红色物业红色网格一体运行,以物业“小支点”撬动治理“大格局”,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高;深化“百企联百村”行动,举办全国学会科技赋能泰安乡村振兴高端论坛;围绕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出台《关于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意见》;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学院、城市党建学院和党支部工作指导中心,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为服务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创新“产业链+商会”模式,在13条重点产业链上全部建立商会组织,并健全组织架构、运管机制、服务体系、评价办法,以链式思维撬动商会发展,以商会履职赋能强链补链,为“同心聚力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动能。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列全省第5位;锂电新材料、智能起重机械、玻璃纤维新材料3个产业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位。组建产业链商会的做法,被列为首批“敢当”泰安改革品牌重点项目,被全国工商联评为优秀实践创新成果。

改革无止境,扬帆再出发。新的一年,泰安市将继续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以改革创新带动全面提升,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努力实现各项工作位次前移、争创一流,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泰安力量、展现泰安担当。

(来源: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 王汉友 张中乾 李松)

  责任编辑:于雅男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