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山东艺术学院6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4年度资助公示名单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4-03-05 11:44:39

3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公示了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4年度资助名单,山东艺术学院6个项目入选,涵盖3个申报类别,入选数量再创全省第一。

图片

山东艺术学院入选的项目包括艺术人才培训项目2项,分别为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徐青峰教授负责的新年画创新工艺人才培训,副院长刘晓静教授负责的梆子腔新剧目音乐创作人才培训;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项,分别为戏剧学院院长董亮教授负责的话剧《雪落无声》巡演,设计学院院长远宏教授负责的“龙山黑陶”现代艺术作品巡展;美术创作资助项目2项,分别为美术学院副教授马蕾负责的油画《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伟负责的水彩(粉)画《与光同行》。

山东艺术学院高度重视艺术实践与创作工作,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设立以来,已累计获得49个项目,立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过程中,学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开展艺术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邀请相关学者、专家对申报的70多个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专题培训,其中14个项目进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复评,最终6个项目获得资助。

据悉,国家艺术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公益性基金,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国家文化艺术事业健康发展。资助项目包括艺术创作生产、传播交流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资助项目立足导向型、代表性、示范性,体现了国家艺术水准。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共有9135个项目申报,经国家艺术基金专家评审,共评选出798个资助项目,综合立项率约为8.7%。

项目简介

0新年画创新工艺人才培养

“年画融入现代生活”新年画创新工艺人才培养是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项目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话:“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指导;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年画融入现代生活”新年画创新工艺人才培养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择优遴选具有多年从业经历的传统年画产地和艺术相关机构的手工艺从业者,高校艺术专业、职业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作为培训对象,培训课程按照“基础理论教学”→“创新工艺技法教学”→“创作实践教学”→“线上线下精准定制营销教学”的思路逐步展开。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研发能力,以年画融入现代生活为目的,为形成新的年画产业奠定基础。

山东艺术学院拥有年画艺术研究中心和年画雕版博物馆,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年画”的传承基地,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资源优势。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为年画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个以现代市场为导向的平台,为年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项目负责人

徐青峰

徐青峰,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山东省政协常委,齐鲁文化英才。

0梆子腔新剧目音乐创作人才培训

梆子腔是戏曲首次采用“板腔体”的声腔,它为中国戏曲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并影响了许多后起的戏曲声腔,它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留存剧目最多的戏曲腔系。

新剧目,是在继承梆子腔传统,保持梆子腔“本真”的前提下,以反映现实生活、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承中华文化、赓续民族精神为题材,以交响乐、民族管弦乐、现代电子音乐等形式,运用先进的作曲技法,新型的呈现方式,智能化的舞美手段,而打造的符合当代审美理念的剧目。

目前梆子腔音乐创作存在诸多困境,如音乐创作人才严重短缺,音乐创作者“偏科”严重,音乐创作人才培养难度大等。针对此类问题,本次《梆子腔新剧目音乐创作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成功入选可谓是梆子腔艺术的及时雨,依托该项目将招募一批具有戏曲音乐创作潜能的中青年作曲家,在传统戏曲艺术及梆子声腔特质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先进创作技术的培训,以及戏曲理论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使他们成为梆子腔系音乐创作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以助力梆子腔戏曲音乐创作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不断推出梆子腔精品剧目,不断推动新时代戏曲艺术“两创”贡献力量!

项目负责人

刘晓静

刘晓静,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文学、历史学双博士,中国传统音乐博士后。“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原主席。第三届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第二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0话剧《雪落无声》巡演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原创话剧《雪落无声》西部巡演成功获批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该项目计划在祖国西部的新疆、青海、甘肃三省进行巡演,开启“西部万里行”的步伐,以达到传播交流的目的。

2018年12月,山东艺术学院原创话剧《雪落无声》获批为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自2019年6月3日首演以来,《雪落无声》共演出50余场,线下观众总人数达30000余人次。先后荣获“2019年山东省现实题材及革命历史题材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项目”“第十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校园戏剧之星奖”“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首届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优秀剧目”等荣誉,在业内得到了专家同行的充分认可。

该项目旨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履行和落实国家“文化润疆”的重要政策,以文化艺术交流为契机,以戏剧展演为载体,实现全国性文化艺术的共融,充分实现传播推广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项目负责人

董亮

董亮,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院长。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理事、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电影艺术家协会理事、山东教育电视台特聘专家。

0“龙山黑陶”现代艺术作品巡展

山东龙山黑陶产生于我国大汶口文化时期,大量制作于龙山文化时期。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是商代文明的主要源头,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黄河下游东夷部落人类史前文明的辉煌,它的快轮技术、磨光烧造及渗碳工艺技术代表着中国史前陶瓷烧造工艺的最高水平。特别是蛋壳黑陶的制作在中国陶器烧造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是华夏文明礼天祭地祭祀祖先的重器及源头。龙山黑陶凝聚着中华先民的社会生活形态和精神形态,以及艺术文明形态。它不仅是实用器物,也是多元文明信息的载体,更凝聚实用、审美、哲学意蕴等多文化元素载体。

“龙山黑陶”艺术作品全国巡展项目基于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龙山黑陶”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以龙山黑陶的历史文化、传播交流为线索,以“龙山黑陶创作”为主题,以龙山黑陶艺术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创新为主体内容,综合展现山东黑陶的艺术之美和文化底蕴,将跨越北京、青岛、上海、深圳、济南五个地市进行巡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展现龙山黑陶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传达“龙山文化”深远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影响。

项目负责人

远宏

远宏,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陶瓷艺术研究所秘书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

0油画《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一生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她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全人类都有非凡的意义。

2019年马蕾第一次以屠呦呦为原型创作了油画作品《呦呦鹿鸣》,对人物形象、人物事迹都很熟悉,对这个题材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重新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为题目表现屠呦呦的生命历程和青蒿之间的关系,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以油画的形式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弥补此前创作的诸多遗憾,以自身所学与敬仰之心,为英雄塑像,弘扬正能量。

项目负责人

马蕾

马蕾,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0水彩(粉)画《与光同行》

创作者在创作中需要真实地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把握时代脉搏。而《与光同行》是继2020年《城建乐章》项目完成后的又一延续,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追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思路。通过水粉艺术的表现方式,力求展现平凡生活里的真善美,以画面反映繁华都市背后的劳动者景观,也是一种反映城市背后生态“镜像”的方式。以画面体现普通劳动者的时代风彩,通过对普通劳动者形象的艺术描绘,通过写实的传统表现手法,结合当下书写性笔法,以此表现画面主题,做到形、色、笔、意的完美结合,使得作品既有传统精华又能焕发出时代的气息,以此呈现劳动者对城市家园和美好生活的建设与昂扬的时代精神。

项目负责人

张伟

张伟,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来源:山东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徐智勇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