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贾广健 | 风飘香袂空中举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4-04-27 13:59:23

贾广健的没骨画的确延续了其工笔画荷的特色,呈现出大型场景和复杂的构图。如《寒塘幽韵》高219厘米、宽170厘米,《冷碧新秋》高220厘米、宽86厘米,仍然是复杂的荷塘,仍然是众多的荷叶、荷花、莲蓬、荷秆、浮萍、野菊花、野凫或鸳鸯……在这类型的画中,贾广健甚至使用了水墨的没骨画法,仅仅用墨之浓淡来处理不同形态的事物,在缺乏明确的线条勾勒界定这种中国画重要语言的情况下,贾广健无疑在给自己制造难题。但是他运用浓淡的穿插、空白的间隔、疏密的摆布、破墨的肌理、淡彩的点缀,竟使一幅水墨的荷塘场景以没骨画的语言呈现得如此繁复幽深、生意盎然。《寒塘幽韵》《冷碧新秋》这类型的水墨创作在没骨画领域,不论画幅的巨大、造型的繁复、技艺的丰富,还是境界的幽深诸方面,显然已经是对古典没骨画的一大突破。

图片

寒塘幽韵 中国画 219cm×170cm 2009年

如果传统没骨画多简洁的折枝型结构,贾广健则让自己的没骨画朝着满密和现代构成的方向走。例如《冷秋》,画面大半被花草占满,画中空白所剩无几,所余不多的空白又被红蓼分割,画中硕大的白荷本身成了虚实构成中的布白之物。贾广健没骨画在结构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取植物自然生长的朴素结构。他的没骨花卉,如六七株菊花排成一排,唐菖蒲也是并列着往上直直地长,竹子、菊花、萱草、百合都是这么自自然然的、朴朴素素的,直直地从画的下部往上生长。既然折枝的传统范式被打破,贾广健的没骨画结构则无可无不可,植物横着、斜着作自然生长状可以,花枝作网状自然生长的样式也可以;横着摆放一大片可以,蔬果作静物画的摆放当然也可以……贾广健此种自由无羁的结构之法,不仅使此类没骨画完全脱离了传统没骨画的折枝范式,也使自己的没骨花卉在画面结构上带上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图片

秋来犹有残花艳90cmx90cm纸本设色1999年

贾广健在没骨画上的另一大突破,是把自然灵动的意笔带进了没骨画的形象塑造之中。古代没骨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没有勾线的工笔画。尽管有人把没骨画的起源追溯到梁代张僧繇“凹凸法”上,也有人说是南唐徐熙后人徐崇嗣创没骨法的,但画史上公认,黄筌的写生法直接引发了画史中的没骨法。黄筌作画用极淡的墨线勾勒物象的轮廓,然后再以色填充描画对象,经过多次描涂,墨线渐隐,是一种“勾勒填彩,旨趣浓艳”的画法。在传世的黄筌《写生珍禽图》上,可以看到这种虽经以线条描画但用线却不明显的、非常写实的院体工笔画法,从后世发展的没骨画来看,基本上是一种不带线条描绘的偏重写实和色彩直接绘制的工笔倾向的画法,并因此与同样不带双钩线条却是水墨点厾而成的写意画相区别。古典没骨画法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大名鼎鼎的清代初期的恽南田。

图片

寒荷晴晚190cmx180cm纸本设色1994年

贾广健注意到没骨画的一些基本特征,例如普遍比较工致,基本以彩色或彩墨为之,避免任何勾勒用线外,却尽力避免以填色方式完成造型容易产生的刻板。以当代工笔肌理中水迹的运用形成花叶自然的边缘线痕,或者在保持没骨画较为工整造型的基础上,直接以小写意一类意笔运用之笔痕为叶、为茎、为花、为蕾,加之对荷叶叶面带有破墨效果的肌理的运用,以及花叶的彩墨或色彩描绘中浓淡互破渲染得宜而形成灵动的变化,贾广健的没骨花卉既保留了传统没骨花卉所特有的严谨、工致、典雅、清妍,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鲜活、自然、灵动、飘逸。这是贾广健对传统没骨花卉语言的突破与丰富。

图片

溪塘过雪218cmx170cm纸本设色1999年

作为一个画家,如果在工笔设色花鸟画和没骨画上都有重要突破的话,已经堪称成就斐然了。然而,贾广健这位创造性十足的画家却仍不满足于此,他又向水墨写意发展。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贾广健在艺术上的发展和突破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正因为在工笔设色花鸟画的研究中,已经在结构、色彩、境界诸方面奠定了独特而坚实的基础,他才可以发展出与此相关的同样颇具特点的没骨花卉。事实上,在这些自然灵动的没骨花卉画创作中,他在保持没骨画特点的基础上,已经吸收了小写意花鸟画的特点,这当然为他向写意花鸟画发展过渡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和创作没骨花卉多年后,这位创造力十足、不断进取的艺术家的确又开始向水墨写意花鸟画发展了。

文/林木

图片

【秋葵】45cmx55cm纸本设色2007年

图片

【清秋】53cmx45cm纸本设色2006年

图片

【初夏】41cmx32cm纸本设色2011年

图片

【盛世繁华】48cmx58cm纸本设色2006年

图片

【如意百合】53cmx45cm纸本设色2009年

(来源:墨轩臻品艺术)

画家简介

名家大拜年丨贾广健:过年的时候,用现实的一些花卉蔬果寓意祥和

贾广健,1964年生,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天津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花鸟画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画学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画院原院长。天津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四个一批”文艺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责任编辑:周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