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李想集锦】㉔丨国企改革理论体系将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重构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1-12-16 14:08:11

图片

图片

李锦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总部作六中全会国企专题报告

12月14日,李锦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总部作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国企专题报告,并就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谈了体会。报告会以视频和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集团总部部门负责人及以上干部在主会场参加培训;集团总部副处级及以上干部,二级企业中层以上干部、三级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以及集团全系统党员在分会场或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学习。

国机集团是中央企业53家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由第一机械工业部70多家科研设计院所、企业沿革发展而来。目前拥有28家直接管理的二级企业,13余万从业人员,14家上市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机械工业百强首位。

国企改革理论体系将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重构

——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一点感悟

李锦

昨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周雪松报道《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对我与宋文阁进行访问。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这一说法,精炼地概括了我们党领导国企国资改革的基本判断。《决议》中的国企内容篇幅很短,但是有国企改革总纲意义,意义深远,耐人思考。从内容上看,除了两个“毫不动摇”,后面出现两个“做强做优做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这一句出现在这个段落中,这在以前的表述中是没有过的。这四句话,有三句是十八大以后提出来的。

《决议》关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内容,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理论与行动纲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在习近平国企党建讲话后这五年出来的新词。从1993年起讲的是现代企业制度。2018年后,曾经用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在直接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这表明与过去传统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词是有区别的,不是西方的。

如果说“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主题,那么‘五力’便是国企改革的价值标准。《决议》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背景、改革根本任务、改革内容、改革道路、改革价值、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理论体系,实现了国企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伟大事业一样,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型制度。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在中国国企改革的历史长河里逐渐形成、持续演化、更新迭代的产物,是国企成长的新阶段、新命题和新特征。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理论体系的形成,在国有企业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1993年提出的现代企业制度来自西方。以“产权清晰”为标志,容易陷入“产权至上论”,而忽视人的作用,落入西方人的“圈套”。“产权”,并不包括党的领导,不包括工人阶级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必须建立新型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社会生产关系。

在习近平国企党建讲话后,很多人提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过分强调了“产权清晰”,会忽视了人的作用。后来提出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其实,中国特色就包括社会主义,实际上体现了我们党两个“一以贯之”,一个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包括党的领导,一个是市场经济,包括现代企业,包括产权等因素。

在2016年10月10日召开的国企党建工作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的要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理论的提出,充分肯定了国有企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确立了党在国企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同时也为下一步国企按照市场化道路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国企发展新路径。

从中华民族伟大振兴这个角度,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排斥有效的现代公司治理。我国国有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借鉴国际上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通行做法,并结合中国实际适当进行了中国化改造,使中国的企业制度模式具有了中国特色。

现代企业制度是基本经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其体系框架需要重新设定。作为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应当具备制度体系的一般要求。即系统完整性,现代企业制度体系要涵盖产权、经营、管理和运行等各个方面,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产权是前提,组织是基础,管理是保障,运行是支撑。

我觉得,《决议》有助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重新设定。

图片

《中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微文为10万人点击

2021年12月13日,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味深长》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个人微信阅读点击量过10万人,读者留言达50多人,正面反面观点都有。为多个媒体公众号与经济学界名人转述。

这是六中全会以来最吸引社会关注的一篇文章。隔日发表《房地产政策呈现“三要三不要”趋向》。我没有热点新闻,都是政策解读,朋友们对我的发现力、判断力和舆论引领力做了赞扬。

到了13日,我对六中全会的发稿进入了高潮。初步统计一下13日、14日两天有9家媒体采用转载我的文章,每天有五万人点击我的文章。

图片

图片

以上为两天所发表的统计。同一天,为各家报纸刊物和微信公众号采用转载的有六篇文章,创造了近来来微信文章新高。在国内的国资国企的微信点击率,近几日已经超过官方的“国资小新”微信,点击率远远领先于国内的各家国资国企媒体。

我的文章全部是原创,全部是依靠重大主题与新鲜的思想。做到一篇文章发出一串新观点。也就是“内容为王、思想制胜”。

“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此皆是也。天地余一将,持戟独苦战,每逢党和国家大事由我解读国资国企内容,相延成习,已经10年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14日,《企业家日报》以一个半版发表李锦的9000字长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同日《企业管理》《企业家》发表李锦的7000字文章《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企业家谈谈心》。

同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重点介绍李锦观点。

附: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雪松 2021-12-14

图片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一说法,精炼地概括了我们党领导国企国资改革的基本判断。《决议》关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内容,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理论与行动纲领。

国企改革专家、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决议》中的国企内容篇幅很短,但是有国企改革总纲意义,意义深远,耐人思考。从内容上看,除了两个“毫不动摇”,后面出现两个“做强做优做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这一句出现在这个段落中,这在以前的表述中是没有过的。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在习近平国企党建讲话后这五年出来的新词。从1993年起讲的是现代企业制度。2018年后,曾经用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在直接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这表明与过去传统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词是有区别的,不是西方的。

“如果说‘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主题,那么‘五力’便是国企改革的价值标准。”李锦指出,《决议》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背景、改革根本任务、改革内容、改革道路、改革价值、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国企的重要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否定民企的意义。在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上,中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决心没有改变。所以,这一段开头是“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也包括民企在内。

在李锦看来,正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伟大事业一样,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型制度。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在中国国企改革的历史长河里逐渐形成、持续演化、更新迭代的产物,是国企成长的新阶段、新命题和新特征。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理论体系的形成,在国有企业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国企改革专家宋文阁博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国资系统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更加突出国企发展高质量,更加突出促进共同富裕,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更加突出资本运营及专业化重组,更加突出国有资本效率及活力,更加突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构建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以下《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段落略。)

【李想集锦】㉓丨房地产治理呈现“三要三不要”的政策趋向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

  责任编辑:窦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