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以独到的审美情趣自成一家,对书法风格流变产生深刻影响——著名画家孔维克漫谈“画家字”

以独到的审美情趣自成一家,对书法风格流变产生深刻影响——著名画家孔维克漫谈“画家字”
2021-01-23 18:03:2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书家字”的界定很复杂。因为在五四以前,钢笔没有介入社会生活,人人均使用毛笔写字,应该说没有所谓的职业“书法家”,古人所称的书家,大概是指各行各业的文人在书法历史流变方面有所建树,从而成为书法规范传统内有代表性的那些人物。如王羲之官至右军,颜真卿、岳飞均为军人,苏东坡、米芾既是官僚也是画家。但这些业余写字人的书法探索承接着一个东方审美规范内的体系,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书法传统,他们就被认为是书法家,其墨迹则被奉为法帖了。

关于画家写字,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其书法作品有较大的审美变化和风格特点,从而在书法史上产生影响的人往往是画家。古人如米芾、赵佶、徐渭、郑燮、金农、吴昌硕,近代如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等。

以独到的审美情趣自成一家,对书法风格流变产生深刻影响——著名画家孔维克漫谈“画家字”

《一封家书》(手札)

米芾的字,讲究神态,用笔不拘成法,为了恣肆的气势和开张的结体甚至用拖、摆的笔法,被当时的书家讥为“刷字”;徐渭的字重情绪抒发,拖泥带水、一泄千里,尤其是“涨墨”的运用,对后人颇有启迪;金农的“漆书”,浓墨重写、厚实朴拙;郑燮的“六分半书”,乱石铺街、章法跌宕。这些在当时都是些不被认可的“怪招”,后来却因其不俗的道骨风范、独到的审美情趣而自成一家,对书法的风格流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纳入了正统的书法传统。相反,有不少人在世时号称书家,抑或显赫一时,不过只是些因袭前人笔法墨痕,临帖终生,未敢越雷池半步的人罢了,这类人被后人称为“书奴”。这其中有不少人尽管能写得一手好字,但终未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结果是既未继承了传统,也未创造什么传统。在山东也有两个明显的例子,魏启后和蒋维崧是当代大家都尊重的书界前辈,蒋老是文字学家,其字结体严谨、用笔考究、功力深厚,得沈尹默先生的真传但却无创意;魏老则一生画画兼写字(晚年以字为主兼画画),崇尚晋字元画,自修成家,用笔放达、不拘一格,其将汉简糅入米字的独特书风,呈现了非凡的创造性在山东乃至全国独树一帜。在艺术上,传统和创新大概是这么个关系:已经存在并被认可的历史,大家都因循它、尊重它,那即是传统。你想改变它、增加它即是创新。一旦你的改变和增加成了后人的因循和尊重,这创新也就成了历史、成了新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家写字往往会成为改写书法历史抑或称作创造书法传统的人。

以独到的审美情趣自成一家,对书法风格流变产生深刻影响——著名画家孔维克漫谈“画家字”

《风雨同舟》(手札)

以独到的审美情趣自成一家,对书法风格流变产生深刻影响——著名画家孔维克漫谈“画家字”

《香凝如故》(手札)

关键词:孔维克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