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的时候英国人把印度的首都搬到德里来,以前印度的首都是加格达。新德里是英国人新建的城市。
印度有360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一年总共有1700个节日,在印度每一天都有人在过节。政府就从1700个节日中选择了一百多个主要的节日,因此印度一年有175天都在放假。其中包括与礼拜六、礼拜天重复的节日。
印度人不管昨天和明天,只想过好今天。一个小的商店,一天可能赚不到一百卢比(两美元),但是他开店的目的不只是为赚钱,重要的是他又过了一天。因为印度人最多的就是时间,到晚上拜拜神,谢谢神让他幸福地过了一天,然后吃饭睡觉。
第二天起床后再想第二天怎样过。过去的过去了,明天的明天想,不要丢失今日,可以什么都不做,只要你认为那样幸福就可以。这就是印度人信仰的谜底,也是印度人生活的经文。“慢慢来”是印度人喜欢说的一句话,代表着印度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做每一件事,都是缓慢的节奏,这就是印度的速度。
我觉得,印度人一直生活在梦中。三千五百年来,印度的宗教信仰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没有多大的变化。印度人的时间概念不强。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发生,他后面的整个思想和哲学记录得十分清楚,但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却不清楚,也许是他们觉得时间真的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