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五体皆擅 五蕴皆心——著名书法家周剑初的艺术“素描”

五体皆擅 五蕴皆心——著名书法家周剑初的艺术“素描”
2022-05-23 17:39:1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论述,强调“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意在诠释“文心”之机。剑初深刻领会到了这一点,在书法创作和教学之余,不断强化对传统文化书籍,尤其文学作品的阅读,作诗撰联,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基于对剑初的了解,我以“修文养艺”四个字来评价对他在文学以及书法理论与书法上的并驾是较为客观的。“诗书自古耻分宗,书道须从诗意融。玄迹万殊成一相,满怀逸气傲苍穹。”剑初在《拜观沈鹏

同时,沈老提出的“形式即内容”对剑初启发也很大,这一观点和刘洪彪先生提出的当代书法应该“住别墅”、“穿盛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尽管此观点被某些别有用心者断章取义,妄自菲薄,但书法走到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大众对书法审美的标新,如何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又能符合新形势下人们对艺术日新月异的新的需求,沈鹏、刘洪彪等人的确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努力。

刘洪彪先生曾提出的“字古式新,文心艺质”,针对艺术需解决的学习理念、方法等关键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八个字与沈老的书法理念是契合的,也是剑初力图抵达、建构与实践的行动指针。关于“字古式新”,他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从不断学习、临帖及创作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也正是与沈老的这段师生缘,才有了王厚祥、刘京闻、龙开胜、周剑初、李明、张志庆、方建光七位组成的“沈门七子”。他们都是沈鹏课题班的优秀学员,都在中国书协组织的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都是全国中青年书家中的佼佼者。”在沈老提出的“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十六字方针指导下,在导师曾来德的精心关怀下,严格遵从沈鹏的教学理念,深挖传统,根植经典,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在书坛风生水起,备受瞩目。

图片

周剑初书法曹丕《典论·论文》98cmX68cm

03

书法是我们自己土壤中生长起来,最具原创力、生命力的艺术,几千来传统得以完好的保存,而且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当艺术(包括文学)一再努力与世界接轨,极具本土化特质的书法艺术,似乎很难找到“国际化”的样板。如果硬要谈,日本的井上有一好像可以说上一嘴。不过,却与“中国书法”相去甚远。由此可见,中国书法是“由外而内”,保持着强大而又牢固的文化磁力,深深吸引着“国际视野”对中国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兴趣与敬畏。

《周礼》中最早以“六书”记载汉字造字方法,清代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而“象形”是基础。鲁迅先生在《门外文坛》中言:“写字就是画画”,其实就是指最早汉字起源“象形”之说。从甲骨文到书法中的篆书,依旧保留着汉字最初的“造形”特点,形象、生动。剑初最早主攻楷书和草书,相比之下,在篆体上下的功夫相对较少,如果没有他的“五体”书展,我们很难这么快接受包括篆书在内的另几种书体仍然如此出色。尤其他写大篆,苍茫、雄劲,既保留着汉字“象形”之特点,又能体现他的兴致和才情,他对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的游刃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既有隶气,又有草意,如同“化骨绵掌”般,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力胜有力。

而隶书是从秦时开始的一种字体,它从简帛书进化而来,到了东汉时期已日益精湛与成熟。无疑,剑初通晓了隶书的真谛,却并不限于传统隶书书写的窠臼,而是博采众长,波磔跌宕,看得见“蚕头”,摸不着“雁尾”,既有秦碑力劲,又有汉碑之厚,可谓气势浑穆,纵横开阖。礼器、曹全、张迁、石门、简帛无一不涉,极具张力,让人不得不由衷赞叹他吸取和创造的能力。

图片

周剑初书法   巉壑春烟对联  235cmX49cm X2

相比之下,剑初的楷书,尤其小楷已具有明显辨识度,摇曳多姿,个性十足。我曾经多次目睹他创作一副楷书作品,通篇下来,如原上信马,轻松极了。楷书是所有书体中最后定型与规范的字体,三国时期的魏人钟繇被奉为“楷书之祖”,我们能从剑初楷书中看到《贺捷表》、《力命表》、《宣示表》乃至《荐季直表》中模糊的影子,又仿佛能感受到王羲之《乐毅论》中遥远的呼吸。他早期的楷书作品尽管比现在漂亮、精致,点画更加“规整”,但现在的风格更加轻松消泽,意趣更浓。尊奉古人是每个书家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但真正的创作和“临帖”又完全是两回事,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前人的影子中“拔”不出来,一离帖便不会写字了,这种现象甚至成了普遍性存在。剑初深谙其理,他不仅很快能从古人经典碑帖中找到特征和规律,更多的是从书家的情感,乃至当时所处的环境等入手,去感受、触碰古人的心脉。每个人都不是单一个体,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们存在的价值,乃至艺术高度,一定有着巨大的文化景深,如何探照到他们的“来路”与“归途”,从文本的“背景”入手,进而通透,贯穿到他们的情感意图,才能真正理解,体会其中书“法”之奥秘。

到了行书和草书,剑初的笔墨更加自由了,他有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我甚至以为,这和他多年在部队机关主持办公室工作有一定的关系。就像他待人接物,既严谨,又性情,往往棘手的难题他都能处理得当。尤其到了行书和草书,“排兵布阵”尤其重要,这需要考验一个书法家的综合艺术能力。所谓恰到好处,疏密有致,即白当黑,既要遵循草法之规范,又要充分体现笔墨、线条之奇状,在变化飞动中彰显其艺术个性。剑初从王羲之、怀素以及张旭等前人中吸取营养,又能在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刘洪彪等人中得到受教与启发。这一次,中国美术馆将展出的每一件作品,尤其是大草作品,气势磅礴、奔雷坠石、畅快淋漓、波澜壮阔!他在作品中对于结体的大小、长短、奇正与疏密,刚柔并进,滞涩巧妙,如万马奔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最近,我有幸目睹他创作的展览巨幅草书作品毛主席词《沁园春·长沙》,此作品篇幅为九个丈二(3.7米X13米),在创作此作品前,剑初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对内容的理解,到整个书法作品艺术表现上的张力,可谓笔力雄健,浑然天成。落笔时就取势不凡,忽而陡峻、忽而舒扬,如蛟龙出海、白凤归林,意态万千,一气呵成。创作如此巨幅作品,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力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我很想对剑初的书法作品能有一次较为“完整”的梳理,也很想从他的其它作品入手,逐一解构他在创作中的心像,无奈他永远在路上,“明天的脚不知穿在哪一只鞋子里”,也就说,明天他的笔又会创造怎样的惊奇?所以,就此打住。

图片

周剑初书法自作诗《谒韶山》246cmX94cm

关键词:周剑初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