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仗剑西行,守望古典——著名画家于小冬的理想与艺术

仗剑西行,守望古典——著名画家于小冬的理想与艺术
2022-07-01 18:14:4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那个仗剑西行的少年

我的少年时期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梁羽生、金庸、古龙武侠小说的风行可以说或多或少地潜入了我们的梦想甚至生活。我虽不知于小冬是否也曾狂热的阅读过武侠小说,但他的人生经历却无疑具有着一种少年侠客特有的简单、无畏、勇敢、真诚甚至孟浪。

于小冬1963年出生于沈阳。“文革”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他幼年动荡的生活。比如父母吵架,以画画来躲避家庭的不快;比如政治运动不断,为班里和学校画板报,开始绘画生涯;比如因父母无法照顾,曾在农村老家与爷爷一起居住,对民间画和土地有了感知;比如为避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临时住在煤管局图书室,看到了大量苏联画报和图书,成为了记忆中深刻的部分……

如果说以上还只是一个孩子随波逐流的成长,那么少年的于小冬很快有了自己的叛逆和锋芒。有三件事值得一说。其一,违背父母希望考理工科大学的意愿,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鲁迅美院国画系。其二,不愿接受家庭的约束,希望远行与流浪,在能留校的情况下最终只身一人赴西藏大学任教。其三,不愿受学院束缚,为去古格临壁画,在请假未果的情况下,怒写辞呈,第二次赴阿里研究壁画两个月,并为此受到严厉处分。

即使以今天社会的开放和多元来比照,于小冬昔日的举动依然会被理所当然地视为疯狂和不可理喻。但这个社会何曾去了解和体味一个少年滚烫的心和一腔为艺的热情?他只能匹马单枪地向西,向西,去寻找心中的理想和艺术圣殿。而这恰是一个八十年代少年的出鞘之剑。他全然无畏前途的未知和坎坷,以一己之力渴望着去实现个人的雄心,尽管这个雄心可能是虚幻的,也可能注定是失败的。但那一刻“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风华又是多么让一个少年热血沸腾呀!

幸运的是,于小冬不是孤立无援的。在拉萨,他结识了一批以进藏大学生为主体的文艺界青年精英。牟森、皮皮、扎西达瓦、韩书力等等这些后来被称为八十年代的先锋艺术家们以文学、诗歌、哲学、油画、摄影、电影、戏剧等多种形式和营养给了于小冬艺术不同的滋补和提升。而更重要的是,西藏本地浩瀚而伟大的壁画艺术和藏族人平静纯洁的原生态生活让于小冬找到了属于艺术自己的无上心法,开始放弃抽象绘画而坚定了写实绘画的道路。

从1985年头脑发热的偶然决定,到1997年于小冬怀着对西藏的恋恋不舍,内调到天津。22岁到34岁,于小冬的少年意气、勇敢、热烈、暴躁、冲动、纯洁、痛苦、无助等诸般情怀都洒在了西藏这片热土上。从此,不论他身处何地,西藏都成为他不可分割的血与肉。

这段生活自然值得纪念和追忆。于是,作为一种告别的邀请,于小冬在1996年离开西藏之前完成了《干杯,西藏》的创作。这是少年于小冬的最后一剑,光华过后,剑已断,人已远,余音却不绝。

再看这幅画。这幅画那里需要解读。它太真实了,23个人物历历在目,活着的和死去的;它太具体了,那红色餐布上的扑克牌、围棋、西藏文学等等都是他们单调而深刻的生活日记;它太丰沛了,生与死,聚与散,冷与暖、灰与红都让我们几近窒息,甚至刺伤了我们的眼,我们的心。那是青春的冷痛和温度,那是理想的神圣和光华,那是友谊的高度和标尺,那是生死的态度和面对。这是关于西部的记忆和一代人的理想之光。于小冬把它画在那里,给了那个纯真时代一个强烈的休止符。

《写作业》110x130cm布面油画2006年

(请横向观赏)

《阿日扎的小学生》186x200x4布面油画2008年

图片

《阿日扎的小学生》(局部)2008年

关键词:于小冬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