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2022-07-02 13:59:4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天池先生对于书法传统有着长期学习、继承的阅历,而在不同时期又各有专攻与博涉。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其一,他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从中总结出矛盾运动的规律,进而深刻地探识对象的本质。这使他在继承传统上能据高屋建瓴之势。天池先生在这方面的诸多研究成果,已散见于其论著、讲演及教学之中,尤显于《论书法艺术的本质》、《当代书法之我见》等文章。其二,“任何对传统的吸取,只有经过自己实践而最终表现为自我识见的才是真正的创作。”天池先生在对传统养份吸取、化合的过程中,始终是以自己的真情性作为根本的依据。或者说,他是依靠自己的内在素质来自然地完成对于传统的融汇变化,而不是违悖本性去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或寄身于古人篱下。正因为此,他才能在由专而博的基础上,最终着重于北魏墓志和宋、明、清行草书,特别是抓住明季—清初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在书法史上的崭新突破,启发自己创造的“兴奋点”,从而铸成个人的风格。这种正确的选择决非偶然。也正因为此,他的书法艺术是真正“出乎己而不由于人”(徐青藤语),决不是传统书法中某一家的转手或一两家、两三家的简单杂交。上述两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继承传统”,尤其对当今书坛上一些朋友的“回归传统”,难道不是一种至为重要的启示吗?

图片

草书毛泽东词

丰富的学养,对于书法家的精神境界及其艺术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滋养、融通、引导、提高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天池先生自幼刻苦好学,早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后长期在该校美术系执教书法。扎实的语言文学及史学的根柢、丰富的美学修养与经验、对于古代现代哲学尤其是唯物辩证法的研究与运用,使他在探究书法艺术发展史,总结创作实践经验,分析创作本体与创作主体,进行教学、讲演与写作等方面,都表现出独有的敏锐、深刻与精炼。天池先生在继承与发扬传统的过程中,正是以自己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为后盾,充满激情地去创造自己的笔墨天地并获得今天的成功的。而且,正是数十年来多方面的学养及实践,使他得以集创作、理论、教育于一身,三者交相为用、共同提高而卓有建树。

图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与天池先生的内在素质及其书法艺术有着更为直接、更为深刻承系的,是他的人生道路。从少年儿童时期临摹颜家庙碑、灵飞经、郑文公碑开始,直至“文革”结束,其个人风格基本确立,伴随他整个书学历程的,绝不是优裕的生活环境。初中时期因生活维艰、纸墨无着、而将老师授课后的粉笔末集于瓶中,调和清水书于黑板;假期中曾以卖蔬菜、做小工的微薄收入购置笔墨纸张;常因请题匾额、招牌,因无斗墨可操,则取冬衣中之棉絮蘸墨书写。读大学期间,不惜卖掉自身衣物而购置碑帖。十年浩劫身陷困境,仍闭门苦思写成《中国书法教育体系之构想》……所有的困厄,未能移易他的人生理想,反而磨炼了他的心志,丰富了他的艺术感受,更激发了他对真、善、美的炽烈追求。且不说他在创作中那种忘我的真情,即赏读一幅真正的好作品,他也会心魄震动而至泣下,其对于艺术之真诚与心灵感应,强烈如此!他涉世勇于面对现实,为人则仗义重情。半个多世纪的从教生涯,桃李如云,他发现人才、爱护人才、破格提拔人才,不断鼓励后学超越自己,已成遐迩之佳话;他尊师重道,对朋友无论长幼,肝胆照人,慷慨相助;为发展书法教育事业,他深思力行,不畏困难,矢志不渝,成果卓著。其至真至诚,可见一斑。

图片

郑板桥“删繁,领异”联

关键词:尉天池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