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江南秀色亦苍劲——著名画家张松的江南山水画图大赏

江南秀色亦苍劲——著名画家张松的江南山水画图大赏
2022-09-23 15:24:4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我知道,张松很早就以军旅画家著称了,却没有缘分见到他那时的作品。如果从画题来看,像引起较大反响的《万里边关图》等,画的显然不是江南山水,而是全景式的雄伟山川,或许更接近北方色彩的高山长水。至于笔墨技法,则是从画题上无法揣测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近10年里,张松的山水画创作呈现为胶着状态,他在这段时间尝试过各种山形水态,也尝试过各种图式各种画法,努力追寻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理想面貌。回过头来看,张松的不懈追求是付出代价的,他不满意过于繁复过于周到的画法,于是删繁就简粗笔放墨地画了好几年,但总是犹疑总是动荡,总是缺少画面的稳定感和风格的归宿感。其间,他描绘过明丽怡人的江南春色,比起同时期的其他作品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也许是还不满足,也许是尚未敏感到驾驭这种山水形态的潜力,他没有定格地继续漫游着追寻着,直到90年代末期,张松先后画出《春水泛舟》、《水乡秋韵》、《春雨蒲潇》等一大批作品,预示了他要用更多的笔墨来关注江南山水,用更新的笔墨来展示江南山水。尤其是1999年冬天画成的《春雨潇潇》,从水墨渲染看虽然还嫌凌乱,从构图和笔法看却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以后的张松江南山水画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这幅作品具有标志性:标志着四处出击之后终于瞄准了目标,标志着八方探索之后终于确定了方向,标志着一个成熟的山水画家的身影正在愈行愈近。

图片

《雨烟江南》68x136cm

对于张松来说,生在江南长在江南。江南山水的自然景观并不陌生,跟在别人后面点缀几笔渐江山水的秀丽也不困难,问题是怎样才能开辟一片江南山水的新天地。更大的难题在于,技法问题和风格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地联系着画家的审美理想。从当年创作《万里边关图》开始,张松的山水画就是放声歌唱迸发激情的产物,与传统江南山水传递闲云野鹤的萧散情怀大相径庭。如今,他绘制的江南山水画图必须做到古为今用,必须做到扬长避短,必须做到从中寄托积极高昂的当代理念。值得欣慰的是,张松在破解这些难题时取得了可喜成果。

图片

《月白风清》136X68cm

既然是画江南山水,明媚而且秀美的基本印象就不能不体现出来,因此在整体布局上,张松的作品讲究山水交融,用曲折萦回的江水洗刷山体滋润山体,用草木茂盛呼应江水回报江水,营造了一片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锦绣风光。张松讲究山水交融而不空泛,他在作品中展现的山水组合形式,称得上琳琅满目妙笔生花,完全避免了倪云林远山近水两段式和董其昌远山中水近坡树三段式的单调。例如,《水墨江南》、《雨润江南》是一山一水式的组合;《极目楚天》、《春至水乡》是一山两水式的组合;《春水泛舟》、《水乡春韵》是两山一水式的组合;《湖光山色》、《徽水渔歌》是两山两水式的组合,所有这些组合或取纵势或取横势,或取右上左下对角或取左上右下对角,于是繁复变化出更多的组合。即便如此,还是不能穷尽如《春月》之类以山围水式的组合和如《水上民居》之类以水环山式的组合,真正是山中有水山环水、水中有山水环山、山中有山山外山、水中有水水外水。在这山水交融之间,又有白帆点点渔歌唱晚的渲染,又有红瓦片片绿树掩映的镶嵌,江南美景跃然纸上。

图片

《月夜鸟归来》 68×68cm 2000年

关键词:张松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