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平凡人物入画,青年画家汪浩然受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平凡人物入画,青年画家汪浩然受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2022-11-24 15:39:2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150cm×150cm

2019年

图片

嘿!我们班赢了

200cm×200cm

2010年

画家汪浩然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乍一见面,便会被他吸引。他外貌英俊潇洒,眉宇间总是透露出勃勃英气。有着这样长相的人往往有些骄矜,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是幸运之子。然而,汪浩然却并不盛气凌人,相反他一贯谦逊平和待人。由此,我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世家子弟”的良好风度。毫无疑问,“浩然”这个富有古风的名字亦会使人浮想联翩:这其中蕴藏着一种爽朗正大的感觉和风姿。当听到看到太多名实难副的人后,看到汪浩然的名字与他本人却如此契合,不禁使人心生喜悦。

这看似是无关紧要的闲话。但古人所强调的“知人论世”却时时言犹在耳。毕竟,西方文论中津津乐道的“作者已死”之论调放在中国画里往往疑窦丛生。显然,欣赏中国画并非仅仅迷恋于形式与技巧,更是玩味画中意境,尤其是透过画面感知体悟创作者之气度胸襟。

徐冰曾经说:“你生活在哪儿,就面对哪儿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汪浩然的艺术之路与军旅生涯有不解之缘。他与战友们朝夕相处,军人成为他最熟悉的人,而描绘军人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状态是他绘画最初的目标。一开始,汪浩然就认识到必须摆脱人物脸谱化的致命陷阱,而是诉诸细节的苛刻捕捉。

《穿越》《鼎力》《翻跃》《霞光》分别描绘了战士训练的几个场景。战士们日复一日艰苦训练,“劳其筋骨”是为了提升保家卫国的战斗技能。对战士而言,身体强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汪浩然自然感受到了这一点。他的描绘有一个难点,战士训练平时都是长袖军装,肌肉被遮蔽而不外露,因此直接呈现大卫般健美身躯的简单做法已不再可能,汪浩然必须另辟蹊径,更多地通过一组组生动的场面去刻画军人的精神。战士们训练往往是集体进行,这也就意味着他要处理画面中多个人物形象。捕捉一组共同运动中的人物,对任何画家来说都是挑战。汪浩然清楚地知道,画家始于观察,却不能仅仅停留在冷冰冰的旁观者的位置上,而是要和笔下的人物打成一片“共同进退”,把自己也融入所描绘的人物场景中,在想象中或实践中体验着共同的场域。如此一来,汪浩然笔下的军人变得丰满,他们有血有肉,有激情,也有在疲惫中的依然坚持。多个人物,且动作表情各异,汪浩然在同一幅画面中出色地把握了这一切。这种挑战,让他的画笔变得更加灵活矫健,为他此后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军人形象因宏大的家国叙事而容易变得刻板,因此留给画家发挥的余地也更为狭窄,相比之下,汪浩然更热衷用手中的毛笔“以最苛刻、最细微的方式重建与普通人物的日常交谈”(杜鲁门·卡波蒂语)。

搭乘地铁通勤,是生活在大都市的年轻人司空见惯的事,汪浩然的《乘客》源自日常见闻,是他对日常生活情景的一个截取和提炼。地铁里人来人往,不过是现代都市中的常态。这一现代生活的场景,如何熨帖地以传统的笔墨语言展现?这是困扰和挑战着汪浩然的问题:文人清谈雅集等各种场景的描摹毕竟可以依凭古代绘画传统,而汪浩然试图描绘最日常的现代都市生活却面临着“何枝可依”的难处。汪浩然选择迎难而上,就表明他并非对困境一无所知。文人高士的雅集固然风雅得令人向往,却不幸地属于过去已逝的传统,至多只能用画笔去缅怀追思。当下生活看似杂多、凌乱、庸常,却为我们每天真正经历着,它属于此刻的我们。汪浩然想做“现代生活的画家”,即便是用传统的笔墨纸砚绘制自己所见所经历。

《乘客》描绘了十五个人物,他们中有面容沧桑的进城务工者,来首都旅游的夫妻,怀抱婴儿的妇女,独自埋头玩手机的年轻人,衣着入时的时髦女郎,以及歪靠座椅酣然入睡的胖女人等等。这种场景我们再熟悉不过,但是,是什么让我们愿意驻足于这幅画前并为之感动?答案是汪浩然精湛笔墨描绘的就是我们自身的形象以及我们的生活。汪浩然的笔墨引起我们对自身一再重复的生活场景重新惊奇,它既逃逸于摄影和镜子般直白再现,又有高度凝练的真实。这种真实饶有趣味,因为在他的水墨画卷上复活了我们琐屑的日常。人物的形象如此生动鲜明,那些疲惫不堪的神情,迷茫恍惚的姿态,冷漠僵硬的脸,在汪浩然的画中呼之欲出,直逼人心。面对他的画,我们看到普通人生活斗争里的辛酸苦辣与片刻温馨,就浓缩在地铁车厢的一排座位十几个人物身上。

在我看来,汪浩然的新疆人民系列作品是对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传统的一次致敬。这个传统是晚近以来形成的,和古典人物画传统有较大的区分:它更粗犷也更酣畅淋漓,营造的氛围不再是文人雅致的情调,而是将过去不被注意的平凡人物入画。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经过徐悲鸿、蒋兆和、黄胄、周周思聪等大家的继承开拓,逐步形成了新的风格。最重要的就是浓墨重彩,利用水墨在宣纸上的渗化,创造出快意挥洒的笔墨效果。这批作品所描绘的不外乎新疆当地的少数民族男女。在这组画里,汪浩然的笔墨技巧更加自由恣肆,不再斤斤计较于无关的细节。所以,这些男女身上的衣着,汪浩然着墨不多,而是迅速地勾勒出衣服的轮廓。他的重点在于人物的面容。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的人高鼻深目显著鲜明,但当一群人都具备这个特点后,画家就要更深入地观察人物面孔表情的细微变化并用手中的笔捕捉。汪浩然轻松地做到了这些。他有幅画有个非常精彩的细节,在理发时,理发师傅给顾客掏耳朵,顾客眯缝着眼睛享受,一只眼睛睁,一只眼睛闭。看到这样的画面,真令人莞尔。汪浩然这组画里有众多饱经风霜的脸,岁月侵蚀后脸上虽然布满皱纹,神情却变得从容不迫。汪浩然被这样的脸所吸引,抑或就意味着一种成熟:岁月凝结、沉淀,他从中发现美好,他懂得品味每张面孔背后的故事。因此,他的人物画里包含着温度,正是这温暖打动我们。

汪浩然很自觉地去拓展题材,去画自己不曾画过的人物。他知道,“现代生活的画家”必须面对波澜壮阔的生活,但生活里绝不是只有成功的伟大者,更有无数无名却努力生活的普通人,他们的脸在等待自己描绘。想到这,汪浩然或许会对艺术家应该融“科学家般的精确,诗人的激情”为一炉而激动不已。(黄积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艺术当代》杂志特撰稿人)(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画家简介

037516700c79cc1da4e4c39165731881.jpg

汪浩然,1990年生于江西。2012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画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第四期杰青班学员。作品《鼎力》被评为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作品并获“中国梦、强军梦”全军美展优秀奖,《嘿,我们班赢了》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岁月如歌》入选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阳光下的塔吉克族老人》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责任编辑:陈雅雯)
关键词:汪浩然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