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六维墨道Ⅱ—当代水墨山水作品联展”3月4日将在苏州开展

“六维墨道Ⅱ—当代水墨山水作品联展”3月4日将在苏州开展
2023-02-24 14:14:3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总策划

刘佳

策展人

杨大伟

参展艺术家

方向、王绍强、丘挺、杜小同、党震、杜松儒

主办单位

苏州虹雨石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23年3月4日至5月4日

(10:00-17:00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苏州工业园区四季路1号26幢

分2.jpg

中华传统文化一直视山水为起源性叙说,继而山水成为某种文化隐喻,逐渐形成“自生独化”的山水逻辑。至今,中国人的山水观不再局限于可见之山水,山水成为了中国文脉观照下的精神象征,也形成了一种东方哲学化的山水观。

本次展览受邀艺术家的山水画创作,凸显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多维性、材料和技术的多重性,显现出视觉形态中时代特征。有溪山隐居,有山林烟云,也有草木之趣,还有亭台楼宇。同时,可以看到自在的山水,高古气息的山水,有人文情怀的山水,有当代意象的山水,有视象陌生的山水,有叠合野逸的山水等。方向的作品中充溢着田园式的静美意趣;王绍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山水表达,创造出独特的山水空间美感;丘挺的画面中有空灵、清远、萧疏的自然意境;杜小同的山水触发了山水绘画基于传统的拓展可能;党震则用多种绘画实验探寻自然山水的秘境;杜松儒运用墨色之间的张力打开了山水之外的活化空间。由此可见,六位画家绘画素材虽是山水,但最终的作品表达已然是各自感念自然品格的一幅幅精神图景。(文/杨大伟)

分2.jpg

参展艺术家简介

方向,1967年出生于广东省,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作品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银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铜奖,“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展”优秀奖,“首届全国山水画作品展”优秀奖。在北京、广州、伦敦、曼谷、菲尼克斯、纽约、芝加哥、路易斯维尔、新加坡、香港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参加“百年中国画展”“上海(美术)双年展”“北京美术双年展”“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等展览。出版个人画集《新水墨大系—方向卷》《当代中国画家丛书·方向》、《当代中国山水画新篇章·方向卷》等三十余种。

在美术界特别是在中国画坛,方向是较早形成自家风格面貌的当代名家。他早期的作品立足于南方城市,探索了水墨语言的都市山水,把新的主题带入水墨表现。而这次展览让我们看到了视象更加新颖、境界也更加宽远、艺术语言上更加精进的拓展的变化,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他把传统概念的山水画升华到具有鲜明时代内涵的山水艺术样式。正如这个展览的题目——人间山水,这些年来,方向把属于朴素的原生态的自然山水和具有今天社会生活气息的山水更加多维地结合起来,在创造意识上体现了他的时代情怀。这批作品大部分是作为主题性山水创作的作品,是在传统山水体例里追求的一种新的表达,体现了他在艺术追求上的时代定位。他以新时代的眼光来观察和感受世界,更是以把握新时代社会发展脉搏的情怀来进行主题美术创作,这在推动中国画尤其是水墨山水创作上给我们以启发。方向在一些作品中十分大胆的、出其不意的画面营构,充分体现了他更加随心所欲、更加放怀抒情的这样一种境界。从笔墨属性上来看,这批作品在把握大幅画面的色调上非常从容,运用又变化又统一的淡墨或者是灰色的墨进行画面整体气氛的营造,具有笔墨语言的可读性。他的笔线也更加放松、厚实、浑然,呈现出笔线语言上独立的审美价值。(文/范迪安)

暑假 35X138cm 纸本设色 2022

分2.jpg

王绍强,号后山,197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王绍强专注于东方哲学思想与自然观的深入研究,关注中华传统文脉的当代转换,不断在观念与方法论层面寻找突破。基于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理解,对当下艺术生态的观察,致力于古今中西共通的他将当代思维方式与创作视野介入传统文化情境的重构中。对中国水墨、纸本材料的尊重与谙熟让他将个体情怀投入艺术创作,从而形成独到的视觉逻辑、当代视野及美学观念。现为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王绍强专注于东方哲学思想与自然观的深入研究,关注中华传统文脉的当代转换,不断在观念与方法论层面寻找突破。基于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理解,对当下艺术生态的观察,致力于古今中西共通的他将当代思维方式与创作视野介入传统文化情境的重构中。对中国水墨、纸本材料的尊重与谙熟让他将个体情怀投入艺术创作,从而形成独到的视觉逻辑、当代视野及艺术纬度。

既白 96x89cm 纸本水墨 2023

分2.jpg

丘挺,1971年生于广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国画语言的探索与理论研究,注重各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

书画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加拿大安大略省博物馆、法国布列塔尼联邦委员会、浙江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收藏。出版的专著及画册有《延月·梳风—丘挺作品集》《丘园养素—丘挺书法集》《山水画笔墨技法详解》《宋代山水画造境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家谈艺录—丘挺卷》《丘园养素》《丘园养素一桂林黄姚写生册》《山水之眼》等。

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化的时代表现,而艺术家丘挺的作品与他的艺术追求即是当代中国艺术生态中非常值得关注与思考的个案。丘挺已过『知天命』的岁数,回望他的艺术生涯,可总结为四个字:不急不囿。他的创作,总体趋于『保守』,不急于跳脱,建构自己的符号、形象与程式,力求在深处求活水。但他也非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小楼成一统。他是时代中人,甚至不囿于中西传统的藩篱,从周遭甚至是边界之外找动能。这其中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对丘挺研究的丰富性。(文/吴洪亮)

武夷山写生之三 50X35cm 金笺水墨 2022

分2.jpg

小同,1972年生于陕西富平,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水墨人物画室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江苏省国画院。

我想小同的作品可以说是他对个人日常经验的一种整合,也是他对现实、对人生领悟的外化,或者说是一种塑形。他画的海水和那些小人的整体意象,不是对眼前景物的简单描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灵动生命的自由吟唱,我想小同的作品是应该这样去看待的。

另外,小同的画是有所创新的。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是沿着人物、山水、花鸟这条线下来的,而他画的是海洋,海洋跟现代人的生活经验、生活直感关系非常密切,但在他的作品中又有传统,传统就是一种散淡的诗意。他的作品的精神指向,我认为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比如,他有一幅作品叫做《浮生》,浮生是中国老庄哲学的一个概念,讲的是人生,而艺术家将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感知用这样一种形象表达出来,是很有意义的。我认为小同的作品是属于水墨的,他继承了水墨画的传统,尽管他的画面使用了传统水墨画不用的白粉,这在以前除了工笔画,用来画水墨简直是大忌。但是小同把白粉和水墨的媒介结合得非常好,水墨是一种随机的可以渗化的薄轻、通透、空灵的媒介,他把蛤粉加在里面,但没有破坏这种感觉,不仅依然保持了水墨媒介本身的特质,而且带来新的韵味。我认为小同的作品里面有水墨性,有水墨精神,体现了东方水墨文化的传统,这个传统背后是一种哲学思考,体现了东方人认知世界的智慧。(文/皮道坚)

片刻之九 70.5X40.5cm 水墨宣纸 2022

分2.jpg

党震,1973年生于山东济南。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兰州交大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寒山系列的精神核心是“荒寒萧瑟”的境界,这即关乎传统山水画意象审美的一支脉络,又是我个人生命体验的具体呈现。正如宋词多表现离愁别绪一样,沧桑孤寂的情怀在绘画世界里也是常见主题。古希腊戏剧分为喜剧与悲剧两大类型,喜与悲是人类情感的两大极端,而“永恒的悲剧”似乎更能体现情感上的爱与惋惜。荒寒意境从儒家视角看是文人墨客于仕途坎坷“终归诗酒田园”的壮志难酬的叹息,这种对伤感与孤独的偏执渴望,隐含了某种与世俗对峙的决绝,也是“士”之人格不甘平庸的坚持。所以我回避繁花似锦的优美景致,以朴素甚至于笨拙的笔法描绘冬日雪野,倾心于此荒寒野逸的冰雪世界,并以此建构属于我个人的精神家园。(文/党震)

南山写生之十 45X65cm 纸本设色 2022

分2.jpg

杜松儒,1975年生于天津,2002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精华大学,获艺术硕士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主要获奖

日本2001京展金奖

日本KYOTO 2000版画展新人奖

日本第4届外国人留学生美术大展优秀作品奖

被授予“繁荣首都文化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

被授予2021年度“全国最美文艺志愿活动组织者”十佳称号

杜松儒的版画和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曾获第17 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日本KYOTO 2000版画展新人奖、日本2001 京展金奖等重要奖项,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湖南美术馆等多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

杜松儒对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均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一格。他早期的艺术聚焦于形式和色彩的激昂交响,后结合中国画水、墨、色的特性,发展出一种融合中西的新艺术方式。近些年,他开始使用大面积的深重色彩铺陈画面,寻求其中丰富多样的变化,在明与暗、深与浅、轻与重之间巧妙构筑平衡,并由此累积出精神的厚度。

他山系列之三 46.5X70cm 纸本水墨 2022

(来源:虹雨石美术馆)

(责任编辑:刘静 )
关键词:六维墨道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