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馆入口处,1号展厅是一个布满脚手架的环形展场,它是依据在罗布泊行走的螺旋型态势建造而成,同时形成了一个被包裹的空间,还原了刘商英现场绘画的氛围。内墙上呈现了一幅刘商英在罗布泊创作的巨作《荒原计划21号》。艺术家将一匹长38米的白色画布铺在罗布泊的雅丹地面上,用手蘸着黑色的颜料,沿着地面土石的肌理脉络,将雅丹地势的层峦起伏以触摸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幅画可以看做刘商英多年在荒野绘画行动的一个缩影。
在荒野中不断行走
刘商英经常被贴上荒野艺术家的称号,实际上他拥有完美的艺术教育和职业经历,从在中央美院附中和美院读书,最终到美院教书,一路平稳顺遂,但他并没有满足在都市中拥有的一切,多年来他一直在不断求索着自己的艺术路径。
寻羊,布面油画,200×570cm,2010
具有蒙古族血统的刘商英一直对大自然写生有着浓厚的兴趣。2010年,刘商英在内蒙呼伦贝尔草原,他与布里亚特牧民,骑马在深夜中找寻走失的羔羊,旬日晴空的草原在暗夜中呈现出海面般的的浩渺与悸动,那种原始陌生的力量,人与自然融入的方式,让艺术家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回京后他把这段经历描绘在《寻羊》的作品中,他将这种寻觅隐喻为在大自然中追寻的意义。
之后的十二年,他克服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不断行走在阿里、额济纳旗、罗布泊、阿尔金山和天山这些相对原始荒凉的地区。远离喧嚣与文明,在原始荒野中行走,不断与不同地域的接触与融入,意味着以一种流动的方式去不断打开原本被固化的思维和困局,回归到一种真正向内的精神追问。
西藏阿里工作现场,2014
正如刘商英所说:“我们平时习惯生活的都市生活中,其实很难有机会看清楚自己,这些原始的地方呈现出比较纯粹或混沌状态的状态,它会进入我的内心深处,能让你和自己内心对话。”
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下,在玛旁雍错旁,刘商英感受到这里光线的神圣与宁静,“地理位置及地貌决定了它是全世界最圣洁的地方,它的光是通透的,是有精神力量的。我慢慢体验到一种节奏,一种虔诚,它使我从不安中逐渐平静下来。”
内蒙古额济纳旗工作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