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张炼的个体经验视角,不难发现在他的创作历程中既承续着传统版画的叙事脉络,又融入了当代的视觉经验,同时还观览到艺术家本人对社会历史境遇的自我感知与个性化叙事表达,让人看到他对艺术偶发性的追求与热情。张炼的视觉图像彰显了一种对未知的追寻与摸索,或许是归功于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人只有不断的进行否定与前行才能摆脱以往的烙印,当然作为旁观者来说,更愿意相信这是作为视觉观察者的自我觉醒与多维度时代下的执著思索。
残扇之1 丝网版画 2001年
无论是从2010年开始接连创作的《镜像山水》、《旋纹》、《后波普》系列,还是从石版、铜版、丝网版再到综合性材料的绘画的媒介转变,都不可否认的是从叙事场景的切换与创作媒介的转变中能够看到作为创作者与观察者的张炼是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改变着自我的认知与态度。在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的经历与在湖北美术学院石版工作室的经历,不单让他感受到美术学院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开放的教学观念,更是为他之后不断进行跨媒介、跨画种的尝试探索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残扇之4 丝网版画 2001年
湖北演绎着楚文化的浪漫与诡异,而出生于湖北沙市的张炼,贯穿他个体符号始终的就有楚文化追新逐奇、融汇南北的精神。每一个系列的视觉图示语言不仅容纳着他自身对于东西方美学空间与意识形态的个性读解,还无时无刻不彰显出一种回溯感知的传统艺术符号。当然,从艺术家自身进行考评,这也是一种脱离于界限分明的文本审美情趣,是一种在当代的文化场域中、在媒介历史所带来的语境情感里的个体传承的可能性。
松山图之八 综合材料 80x120cm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