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有个文学家叫李漁,他的审美论述对于后人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他对居室、器玩、饮馔、服饰乃至园林、建筑等各个方面,都有他的审美取向和情趣。他的《闲情偶寄》被林语堂称之为“中国人的生活指南”,值得我们一读。相信读了他的文章后,对我们审美眼光和趣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古人的审美标准值得我们玩味,那种把文学、艺术、哲学、道学等揑合在生活中的理念,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中国人对于审美的追求,是积累了几千年的了。从仰韶文化所遗存的陶罐上的纹饰,画像砖,石刻,青铜器,兵马俑,汉代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到古建筑的翘檐,瓦当,雕欄玉阶,楹联横匾,书屋草堂以及窗格漏墙,画桌几案,靠椅睡榻……,无不透出中国人的审美修养和智慧。中国是个崇尚审美的古国,也是一个将文化、艺术渗透到生活中的民族。我们为华夏九洲有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审美而感到骄傲。
审美看似简单,若是绘画,就这样一涂抹,仅留有那么几丝印痕,就有了真情的流露可以品出,一根线拉过去,拉过来,又嘎然而止,然这线条的长短交错,构成却出了意味;譬如建筑,就那么一堵墙,靠边开个小窗,这种组合,尽显意趣盎然,一个扶梯转角,似圆非圆,似橢非橢那种圆与方的配对,出其不意。岂知这种简而又简的追求,和在这简单中达到的审美效果,也并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获取,那是需要长期的修炼,感悟,才能做到。对于简单、简约,分寸的把握是最难的,古人对于这样的审美,早就有过精僻的论述,句子也很简单,叫做“增之一点为太红,减之一点又太白……”,其中意味,你稍作领悟,就会感觉到。审美当然也有精细的、繁复的,精细到极致,繁复到透不过气。精细的极至,让你叹而观止;繁复重繁复,可以在惊讶中生出美意。然而,无论简、繁,在审美上都不能忘了一个字——度。这个“度”的密码,必须靠我们的“悟”去解密。
黄阿忠 国画 赵氏孤儿 2022
“审美”根植于我们国土已经几千年了,就连老妪村姑,庶民百姓都具有审美的潜质。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完诗,先要念给村口晒太阳的老妪听,只为汲取藏在民间的淳真的审美智慧。我见过金山农民画的老作者,当时都已年过六旬,没有读过书,更沒有学过画,然画中的纯净的审美趣味足以打动每一个搞绘画的和不会画画的。有一年去造船厂写生,见一艘横卧船台的巨轮,正在做船体的油漆,土红色的防锈底漆在工人油刷下,呈大小不一的方形的笔触,其方向,间距不同,远远望去,像是西班牙现代画家塔匹埃斯的巨幅抽象绘画。我想,造船工人也没有专门学过画,却在生产作业中进行了一次“审美”的实践。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恰恰和绘画史上的大师撞上了“审美”。
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不少地方忽略了了“审美”,有些事情因为审美的缺失,而造成了遗憾。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在科技上、工农业建设上、桥梁、隧道的建筑上,以及在娱乐上等等,都和世界在看齐,有的甚至走在了世界的先列,而却那么不重视审美,忽略了“审美”的引入和培养呢?
其实,要想提高我们的审美很简单,多看,多读书;多想,多思考。“美”就在你的边上,发现它要有眼光,多读书能解决这个问题;“美”就在自然、生活中,汲取它必须去感悟,多思考便积累了智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提高修养的法宝,恐怕也是扫除“美盲”最有力的两大武器,缺一不可。
黄阿忠 国画 村社两三 2022
黄阿忠 国画 一泓碧水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