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英·卓玛和孩子们
这幅倾注了南海岩诸多心血和感情的作品表现的是琼英·卓玛和她收养的孩子们一起聊天玩乐的场景。画面的中心,身穿黄色僧袍的她坐在椅子上,脸上挂着慈爱宠溺的笑容,怀里揽着一个披着红色袈裟的孩子;孩子看起来挺调皮的,似乎正兴奋地往前冲,不知是看到什么好玩的东西了。另外两个孩子靠在琼英·卓玛右侧,一个正专注地看着她们的方向,是也和第一个小孩被同样的东西吸引了吗?另一个回头看向后方的寺庙,是在看庙里的转经人和祈福的朝拜者吗?……整个画面的色调是古旧而温柔的黄色和红色,如同被夕阳的余晖所晕染,充满了温暖和祥和。
南海岩并没有描绘跌宕起伏的剧情,而是选取了她们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小片段,就是为了表现一个主题——爱。“爱的感觉是用语言说不清的,所以我画一个最平常的场景,让大家通过看画去‘悟’。什么是爱?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慢慢地看画,慢慢地体会。”
《慈爱暖人间》局部
佛缘
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琼英·卓玛(Ani Choying Drolma)是一位充满善心与智慧的觉悟者,她出生于尼泊尔一户贫困家庭,在这个女性地位极低的国度,女性鲜有受教育的机会,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大多数人都只有结婚成为家庭主妇这一条路可走。9岁的琼英·卓玛就问母亲,除了嫁人,自己的人生还有没有其他选择?母亲告诉她,你还可以出家。
于是13岁的琼英·卓玛来到喜马拉雅山下一处名叫Nagi的藏传佛教尼姑庵修行。在这里,她幸运地遇到了上师古乌金仁波切(Tulku Urgyen Rinpoche),师傅教诲她什么是“大爱”:“诅咒黑暗是没有意义的,为何不去尝试点起蜡烛?”在师傅的关爱和度化下,她一心苦修佛法,学习禅修和仪轨,也努力学习文化。不久,师傅又发现了她在唱歌上极有天赋,便教她梵音。琼英·卓玛从此走上了用梵音去修行的道路,成为了一名唱咏者。1993年,美国知名吉他手斯蒂芬泰伯特(Steve Tibbetts)来到寺庙,无意中听到了琼英·卓玛的梵音,被她纯净、详和的声音所打动,第二年正式为她录制并出版了首张专辑CHO——琼英·卓玛惊艳了全世界!
《慈爱暖人间》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