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画笔下的贵州,充满诡气、仙气与贵气。”对于生态贵州的理解,“写生达人”耿翊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在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即将到来之际,从耿翊的画中,我们读懂了青山绿水的意义。
写生,是耿翊上大学时就开始的绘画习惯。
几十年来,他都着迷于探索根源于事物本身的艺术意志表现绘画的创作方式,以及其来源于真实造型、色彩、空间的多维度精神空间表达。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几十年来,耿翊跑遍了贵州的各个地方,去采风、写生。每到一处,他都会被各色山川所震撼:“喀斯特地貌特征突出的贵州,山土色彩和北方不同,与西北景色中的苍凉感也不一样,我个人把它定义为一种苦涩的美。”
写生达人、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耿翊
在他看来,苍山、巨树、野草从大地上拔节而出恣意生长,向外展示着强烈的生命力,这种苦涩而野性的美,和在群山之中孕育出来的贵州人一样,充满了百折不挠、坚韧果敢的“日鼓鼓”的精神。
最早,他画了很多贵州的原始山寨,青山绿树环抱下,瓦房花草,透出小而美的自然姿态,完好保留着自古沿袭下来的人文与自然。这种民俗散发的内在独特之美深深吸引了耿翊,借由画笔将其诠释、表达,形成独具风格的油画作品。
耿翊|2013年|布面油画作品|《采石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