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大写,在自然与人生之间——读李兵的水墨高原雪山山水画

大写,在自然与人生之间——读李兵的水墨高原雪山山水画
2023-09-19 11:43:3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冬日雪景作为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一个常见题材,贯穿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无论南派还是北派,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曾经以雪山雪景入画,留下了众多美妙的画卷。不过,以高原雪山为题材进行专门化创作,则是从当代画家李兵开始的。他的作品以荒寒的雪山和峭立的冰峰表现了雪域高原的极景,从而与擅长描绘塞外冬日雪原的东北冰雪画派拉开了距离。其壮美的绘画风格,更是鲜明地区别于东北冰雪画派偏于呈现的深秀婉约之美。由此,李兵开创的高原雪山画派成为当代冰雪山水画里的一大宗。

欣赏李兵的作品,无论山势崔巍、峰峦起伏,还是峭壁森然、云涛汹涌,我们都会观望到奇景、见证到庄严。那是由长峰、巨岭、冻土和冰雪所构成的奇观,是雪域圣山才有的庄严。观其画,仿佛一切如刚刚洗过,天空清朗澄澈,万物纤尘不染。有形的雪山,闪烁着纯洁的光芒;无边的寂静,回荡着缥缈的梵音。此时,我们不由得涌起朝圣者在路上的心情,肃穆、空灵而又奇妙。纵然有许多心事,也该放下了。因为有一种召唤,让我们与诗心共情,意向远方。

图片

雄风万载

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作品的出处有着特别的意义。画家曾经在康藏高原工作生活达十年之久,那时他终日面对雪域圣山。黑格尔说:“熟知的东西往往由于熟知而没有被真正理解。”这是黑格尔通过其精神现象学观察到的人类一个认知困境。通俗地说,就是人们越是熟知某一个东西,就越是可能视而不见。但这却未能困住酷爱画画的李兵。绘画帮助他解脱了困境,养成了一双“视而有见”的眼睛。通过画山,他不但见到了山的轮廓,还见到了山的质地和气势,甚至见到了山的故事和精神。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他的画中为什么可以把看似随意舞动的笔墨与自然物象的距离拉得如此之近,在整体上如此协调和谐了。并且,要是我们看了他画中的山,再来看那些真正的山,一定会感觉山如其画、画胜斯山。更重要的是,在李兵眼中,这些山不仅仅是物质的自然,还是人文的自然和精神的自然,其成分既包括藏民族古老的信仰、民族生存的过去与现在,也包括画家个人的生活状态、心灵体验和对美的认识,渗透着他在不同生命时段上的感情、觉悟和思想。正是这些因素,共同将自然中的雪山转化成了圣境峰光,并成就了其画中那一份特殊的庄严。16世纪初的威尼斯人说,是乔尔乔涅的画让人们发现了威尼斯的美。今天我们可以说,是李兵的画让人们理解了高原雪山的美。乔尔乔涅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画家、欧洲风景画的奠基人,李兵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山水画家,是高原雪山画风的开创者。他们都借给了人们一双发现美的慧眼。

图片

傲立经风雨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点评李成“仰画飞檐”,讥其不知“以大观小”之法。所谓“以大观小”,一是指从整体出发看待细节,二是指从事物的概念图式出发去把握具体物象。前者之“大”,乃在于观察者的视域之大;后者之“大”,乃在于画家的心象之大。前者多出自画家的登高望远,犹如郭熙所说的“以近山观远山”,得到的是“平远”透视;后者则来自画家对事物基本性状的图式化把握,就好比说“成竹在胸”或“胸中元自有丘壑”。

关键词:李兵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