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些元素加入到这幅山水中,是个难点,为了更好表现“两山理念”,上大稿前,茹峰在原稿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又用碳笔重新勾了草图,把高铁、高速公路、大港与跨海大桥之间,连成一个结构上的呼应关系。
“因为在百度图片上找不到‘东方大港’相应可参考的图片,我又抽空去了趟宁波北仑港,现场拍摄了数十幅图片,虽说这些所占画面比例很小,但我依然需要了解港口吊车结构来完善画面。”茹峰说,八月份第三次审稿中,他又按照专家组的意见拿掉了画面中央的巨石,最终使呈现的作品更为协调、整体。
整幅作品的创作历时近两月,茹峰介绍,最终完成的《两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尺寸为215x1100cm,是茹峰平生创作中最大的一件作品。“由于我们画院最大的画室,墙面仅宽7米左右,根本放不下11米的画,定制的宣纸是215x550cm,因此在着手创作时只能分开在两张宣纸上作画,给画面的全局把控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为了做好画面衔接工作,有时我只能通过画院展厅来拼接两幅稿子。”
整体来看,这幅作品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改革开放后浙江大地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浙江人民不断践行"两山理论"的伟大方针的辉煌成果,展示了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的秀美浙江的大型画卷。
(来源:潮新闻)
画家简介
茹峰,1963年生于苏州,198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3年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攻读博士学位。现为浙江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囯家画院研究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教授、美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