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本届“文脉传薪”展览与往届相比有哪些变化和亮点?
陈湘波:这次展览跟往届相比更加强调写意油画在当下探索的最新成果。在作品征集方面范围更加广泛,更加注重年轻人的作品;在展览策划上更加坦诚,就是要突出写意油画最新的,尤其是近两年探索的最新成果、最新面貌、最新样式。
采访者:“文脉传薪”这个命题是由范迪安等油画家们共同提出来的,您如何看待这个命题?
陈湘波:“文脉传薪”这个命题被提出来,我觉得是践行新时代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课题的一个最好的、最生动的具体实践。这个命题意在将西方的油画跟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融合,探索打造出写意油画这样一个能够反映我们所处的时代,体现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新的绘画样式,我觉得是特别有意义、有价值,是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
采访者:“写意”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您觉得参展的艺术家如何在作品中体现“写意精神”?
陈湘波:“写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确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课题的提出,把写意精神贯彻到新时代中国油画里去,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践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课题的很有意义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当代的油画家是怎样在作品里体现出“写意精神”呢?首先要对我们时代的变化、时代的主题、时代的精神有自己独到的体验、认识和感受;同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写意精神,要有一定的理解和学习,对写意精神有深刻的认识,我想这样才会在自己的油画创作中体现出中华文明特色的写意精神。
采访者:参展艺术家从90多岁高龄的油画艺术前辈到90后、00后的年轻艺术家,涵盖了老中青三代的艺术家,您认为展览吸引他们积极参与的点是什么?
陈湘波:我们很欣慰的看到,这次展览从90多岁高龄的资深艺术家,到90后甚至00后的艺术家广泛的参与,可以感觉到在习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样一个课题的背景下,得到了广大美术工作者或者说是油画艺术家广泛的响应,他们这种积极的响应,对于我们构建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写意油画在当下的探索也会很有价值。我想这也是大家对写意油画的共同价值、共同观念的认可,更是我们对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这个课题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