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馆所策展和呈现的当代作品也不完全就是我们大众普遍认为的装置、影像、行为艺术……广州美术馆会更着力去寻找具有“在地性”的艺术家。作为一个具有承前启后的高质平台,“去构建一个本土当代艺术的良好生态”,成了罗奇院长新的使命。“像我们的民众谈及达·芬奇、拉斐尔、梵·高、毕加索,总能说上几句吧?但要是说起范宽、文徵明、唐伯虎等,我们又能说出什么呢?对外国人来说,他们就更不能理解中国画的内核与作品。把外国人的名画请过来展览,我们这里万人空巷去看;而我们送国宝级别的中国画出去展览,外国人却未必能看懂。这种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深思,证明我们做的工作还是不够。我们的当代作品要怎么体现我们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怎么能做到能够让普罗大众去认识我们本土的好东西。相信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增加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我小心翼翼地向你靠近,你却不知所措》59cm×69cm宣纸水墨2024年
罗奇当院长后,比以前更繁忙,他创作的时间自然压缩了。“在办公室里只能画些轻便的小画,画大的油画还是得回工作室。”看着遍地的小画,也能看出罗奇的日常创作是为了更方便和快速抓住感觉的。从油彩到现在更多使用水性颜料,也看出了罗奇对材料的熟悉,并且运用得更加自如。用大量的墨和丙烯以半透明的状态画在熟宣上,因墨层的堆积形成了边线,然后再根据自然形成的痕迹去找造型,罗奇坦言,“这样去找形,山啊、树啊,甚至人物啊,它的边线更有合理性。”
《你看不见的是你灼热的目光》38cm×38cm宣纸水墨2024年
从油画到水墨,从以往成名作品《草地铁流》《广东十三行》国家工程项目等到后面的人物系列、《草》系列,罗奇一直以一种灰色调去具象表现面貌。他早期以肖像去表达个人思想和内心诉求为主,慢慢过渡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画作表现纯植物状态。像《草》这个系列,罗奇觉得草是最不起眼的对象,也是人落叶归根之地,把人的视角放低,俯下身子去微观地看,却能感受到其伟大的生命力。
而从色彩上,罗奇也不喜欢猛烈的冲击力过强的表现方式,他总以安静的、温和的灰色布满画面。他认为灰色是这个世界上最本质的颜色,是各种颜色的叠加混合。灰色不会刺激伤害观者,既能让人平静地观看,也能让人沉浸其中,从而进入画面产生对话。
(来源:广州日报)
画家简介
罗奇,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广州美术馆馆长)。1999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广州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