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英教授在讲座中展示了自己的多幅写生作品,这些作品追求工写结合,既注重线条的工整与严谨,又不失写意的灵动与自由,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体现了他对水墨人物画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春城无处不飞花》展现了他早年对水墨人物画的探索。在作品《杨开慧肖像》中,何家英教授运用了丰富的笔墨表现手法,结合线条的勾勒以及光影的表现,创造出既严谨又富有情感的作品。特别在处理主要人物与背景时,采用了泼墨和破墨的手法,通过墨与线条的组合,巧妙地构建出丰富的空间关系。
在《毛泽东北戴河吟诵图》中,何家英教授呈现了更为工整的写意线条;《彝族人物》画则通过干笔的运用,展现了朴素而淡雅的美感;在丹巴地区的写生作品中,何家英教授使用了矿物颜色,通过明暗关系的处理,表现了画面的厚重感;在海南的渔民写生中,何家英教授通过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成功地表现出了渔民的朴实与沧桑;在贵州的写生作品中,何家英教授直接以干线条勾勒,创造出一种空灵而淡雅的画风;而在塔吉克的写生中,他通过特别干燥的线条与湿墨的对比,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韵味。
春城无处不飞花 宣纸彩墨 240×155cm 1980
杨开慧 宣纸彩墨 102×165cm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