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对话马路丨肉身虽有限 思想应无涯

对话马路丨肉身虽有限 思想应无涯
2024-07-24 14:28:3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担纲策展人的展览“中国表现2024”已于2024年6月30日面向公众正式开放。本次展览邀请洪凌、许江、马路、谭平、张方白、顾黎明、范勃、尹朝阳(年龄序)八位中国当代艺术大家,在美术馆一楼及二楼展厅展出其代表性作品及新近作品共四十余件。

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马路运用丙烯、综合技法等多种材料,创造出了既具有西方绘画的视觉冲击力,又蕴含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画面,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画面的视觉效果上,更在于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哲学思考。他所提出的“炁象”概念,也是他艺术探索的重要成果,这一概念超越了传统的“抽象”与“具象”界限,为他的作品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他通过色彩、线条和形态的自由组合,创造出一种既具象又抽象、既现实又超现实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了精神层面的自由与超越。期间,北京壹美美术馆邀请艺术家马路进行了一次采访。

——编者按

图片

▲壹美美术馆展览现场

采访者:您的艺术生涯走过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绘画之路,进而走到了有着独特内涵的“炁象艺术”。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炁象”?

马路“炁象”这个词它是一种道教的词汇,“炁”是几百年以前创造的一个字,它跟我们所说的空气的气不太一样。我的理解是,它实际上是指的一种能量,一种能量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象。这个象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的,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形象。一个人和一个物,它是确定的,有边界,有区分;但是炁象它是没有区分的,它强调的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能量,它是各种动能,各种颜色的干燥和湿润的混合,然后不断地洇化、不断地冲击,互相之间的冲击所形成的那么一个形象。这个形象里边你可以看出它的象,也可以看出它的无。所以,它所包含的东西比表现的东西、比超现实的东西还要多。

图片

图片

▲马路《空间》丙烯,综合技法

170×180cm(方向可变)2013

采访者:您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理解自然性的?您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提前构思,与颜料自然流动、发生的自然过程之间的关系的?

马路: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在思考层面的,就是说我如何处理这种绘画,我如何理解它,我如何去分析它,这是一个人和自然的关系。它不可能只是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边的凭空存在,它不可能是我们所说的精神状态,它必须有一个物质的呈现,而物质的呈现又不是一般概念上的那种物质。这是从思想上来理解。

另外一个是从操作层面上,在操作颜料、图形、颜色时,这种互相渗化的过程,很像自然形成形象的过程。我现在画画的时候,感觉特别像大地所生成的那种形象。大地所生成的形象实际上是一种经过物理、经过自然、经过风吹雨打所形成的东西;我现在画画的时候,也是在做这个过程。其实刚一开始并不是想学它,而是一种很自然的呈现。当它能够很自然地呈现到那种丰富性的时候,它必须是有很多层,历经了时间和各种力量的磨蚀,就像风吹雨打一样。

图片

▲壹美美术馆展览现场

采访者:如果说您的作品中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总体性的时空结构,您认为您感受到的时空、作品中蕴含的时空、观者面对作品时心中的时空,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马路:观众在看画的时候,基于他的经历、他过去所看到的变成一种经验化的东西,会有他的一个想象。但是在我的画里边,我起码对于我自己有一个新的要求,就是不要重复过去。不要重复过去那些很有名的画儿,不要重复过去我画过的画儿,它是一种新的东西。这种新的东西,它又是在时间的过程当中所能够产生的,所以新跟旧它变成了一种跨时空的关系。

画面、观众们的观看所形成的东西往往是突破了我自己。因为人都是很有限的,所以要想达到无限的话,必须要通过观众,必须要通过很多人来不断地积累,然后它才能变成无限。这种无限,比个人的那种有限性要多得多。所以我通过画面、通过观众的观看,画面本身它在生长。它的生长是什么?不是说画面它有了变化,而是说它在观众的心里边有了一个新的变化,有了一个新的解读。

图片

图片

▲马路《那鼓声》丙烯,综合技法

170×180cm(方向可变)2013

采访者:您曾说“艺术不真,只供心游,带你去看,看不到的‘那里’。心可游的地方,自有其真。”那么,您认为艺术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是什么?

马路:我为什么说你看不到的,它是真的。你往往会把看不到的认为是假的,但所有你看不到的东西不是说你自己看不到,就认为它不存在,实际上它还存在。我现在努力地想把这些看不到的东西呈现给观众,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能够看到,让我们能够打开思路、打开想象,活在更大的一个宇宙当中,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想开,很多事情才能够放下。要不然的话,我们总是局限在眼睛所看到的事情上面,我们往往是想不开,往往是不能放下。所以有很多事、各种纠纷、各种矛盾,其实全都在这个里边,因为我们的心胸太窄。

图片

▲壹美美术馆展览现场

采访者:您的作品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写空或者说一种虚无?

马路:虚无这个词往往变成了什么都没有,其实是什么都有的。我不是说这个里边什么都没有,而是说我们看不到。人所能够感受到的,在这个世界当中才占了百分之十几,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电磁波等等各种波我们就不能感受到,但是它切实存在,并且对于我们来说将来可能会特别重要。

我们现在所谓放不下是因为我们的生存问题,但是在将来,生存问题其实并不是个问题,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靠人工智能去做,那么人所缺少的是什么?人所缺少的是意义,是活着的意义。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让自己的意义存在下去,我们才有理由活着,要不然的话我们好像是活着,但是没活着。

图片

▲马路《圣之诞生》亚麻布,丙烯,综合技法

100×130cm(方向可变)2021.10-2021.11.20

采访者:您认为您的创作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传统的意象绘画有何区别?

马路:如果我们给表现主义作一个论断,它是表现自我对事物的看法。但是真正好的画,完全超出表现主义范畴。因为各个风格都有好的画,还有不好的画,所以按照一个理解、按照一个范畴去划分好的画和不好的画肯定是不对的。任何主义都有它的固定的范围,同时它还有它的缺陷,它不可能描述一个最好的画。

那最好的画是什么?最好的画实际上是包括表现,包括超现实,包括现实的那样一种东西,同时还能够超越它。最近我看过一本书叫《四时之外》,它是关于中国绘画的一个美学的陈述。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时之外到底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感觉到四时,我们不能感觉到之外,但是中国绘画实际上是在追求这个四时之外的一些东西。中国绘画特别是文人画,是没有色彩的,它或者是淡彩,或者是墨色的区别;中国绘画画树,有好多把枝子画得更多,叶子画得更少……如果我们用写实的观点来看的话,这些东西都不对,但是如果我们纯粹去看画的话,我们又能够感动。所以中国绘画肯定有超出写实的地方。

图片

▲壹美美术馆展览现场

采访者:您如何理解“中国表现”?是否可以说它是具有本民族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

马路:所谓的民族特征其实比较窄,它总是以特征作为现象去呈现的,有了这个特征,然后规定它就是中国的。其实不光是中国的,它还是人类的,它应该是我们共同的东西,只不过在其他的民族中这些可能的面向被忽视了,而在我们的思想、语言中产生了这些东西,我们把它推进、不断地深化了。它其实是我们共同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说特征比较窄,它更像是一个“根”。

人没有什么东方和西方的区别,但是我们是在东方长大的。比如我从小所接触的第一个造型的概念是从书法中当中来的,我所体会的造型和看着石膏像画画的人所体会的造型可能不太一样,所以这些东西就产生了我对今后对这个事物的理解,包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不太一样,但是它们又是相同的,又都是像和不像的区别、实和虚的区别。

“中国表现”这里面所强调的“中国”对于我来说,更主要的是东方的思想和思维,而表现不表现其实无所谓。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一种超越我们现今所感觉到的一切,那些东西才是永恒的、真正的、才是珍贵的。

(来源:北京壹美美术馆)

艺术家简介

探索学院抽象艺术的深度与广度 | “四合缘——曹力、陈文骥、马路、谭平抽象作品展”将于4月28日在北京开幕

马路,1958年生,北京人。1984年毕业于德国汉堡造型艺术学院自由艺术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现为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徐智勇)
关键词:马路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