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张江舟从“生命”主题切入,叙述“当代”水墨人物画

张江舟从“生命”主题切入,叙述“当代”水墨人物画
2024-10-01 13:59:2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9月29日,“墨语·印痕——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在广西书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广西书画院、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艺术学院主办,南宁书画院、柳州画院、桂林画院、桂林中国画院、梧州书画院、北海市画院协办。展览集中展示了艺术家张江舟自2009年以来的重要作品80余件,时间跨度15年。作品整体呈现了张江舟置身当代,关注现实,以艺术的方式回应时代提问的学术诉求,清晰勾画出艺术家复杂而异样的情感轨迹。

——编者按

图片

“墨语·印痕——张江舟水墨艺术展”

广西书画院美术馆展览现场

张江舟水墨人物画的当代现实主义特征

作为当代水墨人物画领军人物的张江舟,在创作上一方面接连近现代以来中国画求新图变的突围意识,另一方面则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探索水墨向现当代形态转变的路径。他的创作角度往往从“生命”这一主题切入,也偏好从距离最近的“当代”展开叙述。

累积的生命体验和多年的艺术实践,使张江舟的作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一特征概括表现为“从聚焦到撕裂再到去对象化”的创作历程。

图片

张江舟 虚拟人生指南—我知道了

纸本设色 60cm×200cm 2024

第一阶段的“聚焦”是目光的锁定,即他为实现真实性而聚焦具体的人物形象。例如20世纪90年代《圣徒》《磕长头·大转经》等一批描绘藏区风土人情的作品,人物造型扎实,写实主义特征明显,苍厚有力的笔墨更多结合了光影、体积特征,实现了对“中式”气势和氛围的营造。张江舟的写实异于以徐悲鸿等人为代表的写实派绘画,在人物形象上,他并不过分追求精准的形体科学比例,而采用更灵活的方法将西方写实绘画中的造型方法融入水墨体系中,探索着新的结合路径。

第二阶段的“撕裂”是表现手法上的拆解,是基于写实的撕裂。1999年至2003年的灰色体系阶段是张江舟个人风格建立的重要阶段。他开始有意减少人物形象的具体特征,模糊形象的“边界”,笔势有棱角;题材向都市转换,风格上趋于朴素,更具内省意识,如《雕塑西部》《壬午记忆》等。到2010年至2017年前后,张江舟作品的拆解、重构特征更为明显。人物大多以组合和群体形象出现,笔墨不再绝对服务于形体需要,而与作品的象征性意味勾连。如《花逝》《彼岸风》等作品,重构后的形体姿势与笔墨动态使画面空间具有向上升腾的漂浮感,表现了张江舟对生命、对美好转瞬即逝的一种诗性哀伤。

图片

张江舟《人类图像学研究-预言》

1234...全文 5 下一页
关键词:张江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