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笔纳山河 气势磅礴 | 张志民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中华泰山》,彰显大国风范!

笔纳山河 气势磅礴 | 张志民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中华泰山》,彰显大国风范!
2024-10-04 15:24:4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这是一幅在央视《新闻联播》中出镜率颇高的中国山水画作品,这是一幅悬挂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的殿堂之作,这是一幅一次次见证国家重要时刻的主题背景画,这就是由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张志民先生(号张大石头)创作的《中华泰山》。这幅800cm×300cm的鸿篇巨制,将庄重大气的国家殿堂风范与浪漫诗意的中国画写意精神完美融合,是一幅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中国文化特色的代表之作。

人民大会堂发函:希望它是当今国画的代表之作

张志民回忆,接到人民大会堂的创作任务很突然。“那是2016年的9月份,我收到了《邀请创作函》,这封邀请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发给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的,然后转给了省委宣传部,又由宣传部转给省文联,最后是省文联通知我的,我当时正担任山东省美协主席。”记者从这封《邀请创作函》的复印件里看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对这幅画的风格、尺幅、作者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邀请函中表示:“我局拟在新闻发布厅陈设一幅山水题材的国画作品,以丰富其文化内涵,诠释人民大会堂的国家殿堂风范,彰显庄重大气的整体风格,我们希望此幅作品能是当今国画的代表之作,因此恳请贵厅协助邀请贵省美协主席张志民先生创作此幅作品。”

微信图片_20241004114700.png

张志民为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创作的《中华泰山》

张志民说,他当时也不知道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为什么点名邀请他来创作这幅作品。直到后来,省委领导去创作现场看望慰问张志民时才透露,邀请张志民创作以泰山为主题的巨幅国画,是经过充分调研、精心选择、慎重决定的。“这也彰显了你在全国美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一定要把这张作品画好,为山东争光!”领导勉励说。而人民大会堂管理局领导在一次交流中讲述的渊源也让张志民很感动,这位领导说:“1959年人民大会堂正式启用,当时邀请傅抱石、关山月联袂创作了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其中傅抱石时任江苏省美协主席。江苏和山东都是美术大省,从老一辈开始两省之间的画家交流就很密切。所以这次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二十年里最大规模的一次装修,我们就想到邀请山东省美协主席来创作这幅,这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这让张志民既自豪,又深感压力。“《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知名度太高了,我们在小学课本上都看过。有这么一幅画在人民大会堂挂着,我就想我这次画得也不能差太多,必须要学习和借鉴好前辈画家的经验。这就像前面已经有人在这儿进行过一次精彩的表演,现在轮到我上场了,我也不能演砸了。”

“这幅画不能画得富丽堂皇!不能太漂亮!”

不过,张志民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对前辈画家心怀崇敬,但学习归学习、借鉴归借鉴,绝不能太相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时代不一样了,表现的主题不一样了,所以没有高低之分。”在创作前,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领导在与张志民交流时认为,现代美术史上,不同时期的画家创作的作品表现的主题不一样,精神面貌也不一样。“抗日战争时期,画家喜欢画黄河,通过描绘黄河在咆哮,号召全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者;新中国成立初期,画家喜欢画长城,号召人们保家卫国,打造钢铁长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所以当代画家就喜欢画泰山,祈愿国泰民安。”

张志民在《中华泰山》创作现场

这个观点正符合张志民的想法,“让我在人民大会堂创作这么一幅重要的画,我就想画泰山。我是山东的画家,必须画泰山”。当然,张志民的泰山情结并不完全出于地域因素,更是缘于他对泰山文化的深刻理解。“我第一次去泰山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了,很小的时候去的,那时候去泰山纯是青年人去泰山的感觉,就是大哉、壮哉那种抒情。现在年龄大了,再去泰山就不像那样带着一种激情的东西去对待,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带着一种思考去研究泰山。”

“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在张志民的心目中,泰山是神山,是圣山!“好多专家把泰山比作‘山中之孔子’,孔子是圣人,泰山就是圣山,我觉得这个比喻很贴切。无论是从黄帝开始的历代帝王封禅泰山,还是老百姓自发地对泰山产生的各种民间信仰,都饱含国人对泰山的崇敬。”基于这个认识,在为人民大会堂画泰山之前,张志民就定了一个创作基调:“一定要画出泰山的正大气象,整幅画面从气场上就要表现出中华民族所崇尚的浩然正气。”

1.png

《中华泰山》局部图

另外,中国山水画的写意精神和传统笔墨精神,也是张志民认为这幅作品不可或缺的特质。“其实,动笔之前,有朋友给过我一些建议,认为既然是挂在人民大会堂这种国家殿堂的作品,就应该画得富丽堂皇、画得漂漂亮亮。”但这种观点被张志民毫不犹豫地舍弃了。“因为那样就画俗套了,富丽堂皇并不适合这种环境。我认为挂在这样一个重要场所的一张大画,它应该体现出一种高贵、儒雅,应该让人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泰山像一方玉玺安放在天地间”

大的格局谋划好了,张志民就开始创作。“我画画呢没有草稿,就不爱起稿,就是纸铺好,不一定从哪个地方下手。就随机应变笔笔生花,画一块开始生发出另一块,我喜欢这样,这样的状态就会很自由很性情的。”即使是这次创作这么重要的作品,张志民也没有画草稿,连有关泰山的照片都没看。“因为我已经去过很多趟泰山,在泰山搞过大量的写生,泰山上的石头、松树、云彩、流水、丘壑……都已经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可以说我对泰山早就了然于胸,泰山已经内化为我的胸中丘壑。我更多的是从宏观上带着对泰山的感情来创作,并不是纯粹地像导游图那样去画泰山。我觉得应该把泰山的灵魂、泰山的精华和它的文化境界给表现出来,这才是一个画家追求的真正目的。”张志民说。

2.png

《中华泰山》局部图

考虑到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张志民决定从俯视的角度来创作这幅画。“画家构思的角度应该站得高一点,从类似于航拍的那种视角去创作,让观者在欣赏这幅画时有一种鸟瞰的体验,就像坐在飞机上往下看,江山万里,体会到‘荡胸生层云’的感觉。”

张志民在《中华泰山》创作现场

其实,在创作这幅画时,张志民还有一种思路,就是画泰山画出一尊印章的感觉。张志民认为,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泰山最像一方印。“天下名山,有的以奇闻名,有的以险著称,有的以俊秀吸引游客。但只有泰山,以其雄安天下百姓之心,壮四海英雄之胆!泰山最大的特点就是稳重、安稳,所以自古就有‘泰山安,天下安’的说法。特别是泰山的主峰,很像一方印,像一方玉玺安放在天地间。有了这种抽象的认识,就更好理解古代帝王为什么喜欢到泰山上祭天封禅了。”

这次没画太黑

张志民的山水画用色以黑出名,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这幅大画在用色上却明亮了许多。“因为这张画尺寸很大,如果画得黢黑,感觉上就有些压抑。所以整个画面以亮色为主调,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皇天后土、高天大地的色彩美学。色彩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物质存在了,还融入了我的一种不可分割的感情色彩在里头,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色彩,它带着一种神秘的感觉,让画面中的泰山看起来神圣又浪漫。”

3.png

《中华泰山》局部图

为了提亮画面,张志民在渲染天空时用了一种灰蓝色,巧合的是,当这幅大画上墙之后,与墙上壁纸的色调非常搭配、协调。“我一开始以为是根据我这幅画的色彩来选择的壁纸颜色,但工作人员说不是,在作品创作完成之前,他们就已经贴好壁纸了,这真是一种很难得的巧合。”

两盒烟谈笑定画名

这幅画张志民整整画了两个星期。因为画的尺寸很大,张志民专门托朋友从安徽泾县宣纸厂定制了一张800cm×300cm的大纸。“有人劝我多订几张宣纸,万一一张画不好,还可以再重新画。我说不用,这种宣纸太贵,订多了浪费。而且我也不允许自己画不好,必须一气呵成、一遍成功!”张志民回忆。

这就是张志民的自信!果然,这张作品完成后,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领导看到画后眼前一亮,给予极高的评价。为了纪念这次创作大功告成的珍贵时刻,对方建议张志民先把落款署名的位置空出来,等安装上墙之后,再邀请张志民直接从墙上题款落印,他们现场拍摄留念。

4.png

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

“后来我专门去了一趟人民大会堂,站在电动升降车上,从几米高的位置给这幅画题了款。”张志民说。随着电动升降车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这幅泰山主题背景画前缓缓上升,张志民看着自己用笔墨和汗水绘就的一寸寸画面,就像一位将军在检阅自己一手带出的部队,心中难掩激动和自豪……

“说到题款,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张志民告诉记者,直到题款之前,这幅画的名字还没定好。“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领导说,虽然作品表现的主题是泰山,但具体叫什么名字,还要仔细斟酌。”张志民有个习惯,思考问题的时候喜欢抽根烟。“我就往外掏烟,我口袋里装的是‘泰山烟’,这时他们递给我一盒‘中华烟’,说这是专门为犒劳我买的。他们开玩笑说,傅抱石喜欢喝酒,当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时请他喝的是茅台,我喜欢抽烟,怎么也得请我抽根‘中华’吧!”

5.png

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中华泰山》

看到“中华”和“泰山”这两种烟盒,张志民的灵感立马就来了!他把这两盒烟并排摆在桌上,指着烟盒说:“这张画的名字有了”。对方微微一怔,反应过来后抚掌而笑:“中华泰山!这个名字好!看来这盒烟没白买!”就这样,本来一个需要正襟危坐、苦思冥想的问题,在谈笑间就解决了。

传承:从《江山如此多娇》到《中华泰山》

1959年,傅抱石与关山月联袂在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时,张志民才三岁,这幅作品在他后来的学习成长中,是名副其实的“教科书级”的存在。让张志民没想到的是,在他刚满60岁的花甲之年,他也获此殊荣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主题大画。此时已离当年傅、关二位先生创作《江山如此多娇》过去半个多世纪。

傅抱石(左)、关山月在创作《江山如此多娇》

探究其中渊源,可以窥见其中若隐若现暗含着一条中国山水画有序传承的脉络:张志民青年时代求学于山东艺术学院,后又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学院)深造,成为陆俨少先生的入室弟子,而陆俨少与傅抱石是同一时期的山水画大家,都是江浙一带扛大旗的领军人物。傅抱石的儿子傅二石也曾在山东艺专(山东艺术学院前身)求学任教。同时,山东历来非常重视与国内画坛特别是江浙画派的交流。1962年夏天,时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就组织邀请京、沪、苏、浙四省市的著名画家来山东,论证齐鲁画派的形成,其中包括李苦禅、王雪涛、钱松嵒、亚明、朱复戡、唐云等南北画坛大家。山东艺专的关友声、黑伯龙、于希宁、刘鲁生、张彦青、王企华等画家陪同接待,与这些南北大家在一起谈诗论画、切磋画技,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山艺参与交流接待的这些老先生,其中多位后来成为张志民的老师,他们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把这种南北交融的笔墨语言和开放包容的艺术理念灌输给了张志民。得益于这种深厚滋养和机缘巧合,张志民的笔墨融合南北,别开歧路,自成一脉。在他的作品里,仿佛能见到黄宾虹黑密厚重的墨象和傅抱石笔走龙蛇的笔意,乃至陆俨少纵横奇绝的布局,以及新浙派的灵动与雅致。

0.png

张志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但这种印象仍无以概括或演绎张志民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精神旨归,就像无法拿他的《中华泰山》与《江山如此多娇》进行比较一样。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探究两幅作品、两代画家乃至南北两大画派之间的渊源流变,其间不只是笔墨精神的传承,还有文人风骨的传承、家国情怀的传承……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艺术家简介

20240912174651441782.png

张志民,号张大石头,1956年2月生于山东阳信。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政协第十一届常委、省政协教科文卫体主任,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导师,中国文促会国画院研究员,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名家,山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六届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第三届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美术分委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与艺术设计分委会委员,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薛筱蕙)
关键词:张志民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