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王谦 | “寐草”是怎样炼成的?——品读沈曾植《东轩翰墨》断想

王谦 | “寐草”是怎样炼成的?——品读沈曾植《东轩翰墨》断想
2024-10-12 14:16:4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对晚清通人书家沈曾植晚年书风的“寐草”命名,在书法界颇见流传。复旦大学许全胜教授纂《东轩翰墨》于2022年10月甫一出版,即成为书法界、文史界一大关注热点,更为研究“寐草”成功路径提供了上佳的材料。

《东轩翰墨》收录上海图书馆藏沈曾植翰札321通,与通函者40人,均为首次公开。以编年而排比先后,内容涉及家庭生活、师友交流、金石书画、古籍鉴藏、国事时政等方面,时间自光绪七年(1881)辛巳冬与李逸静夫人书,讫民国十一年(1922)壬戌九月二十七日与刘承干书,离其逝世仅数日,前后跨度逾四十年,涵盖沈氏通籍后的五个时期,即:京官时期(1880—1897),任职两湖书院时期(1898—1900),南洋公学与回京复职时期(1901—1902),简放外任时期(1903—1910),遗老时期(1911—1922)。

由《东轩翰墨》所收各时期翰札,既可寻觅沈曾植与友人、家人日常通信之细节,更可近距离考察他在书法取法中的历时变化,这正是《东轩翰墨》对广大书家和学者的最大价值所在。研究前人书法,当代人虽享有文献出版及网络发达之红利,得以高效率搜寻、爬梳资料,但主要仍需依靠自己的眼睛和大脑来进行判断,才不至于阿从众人。

1

关于书法话题的交流

谈及书法的翰札在全书中所占比例不大。姑以见于第一、第五时期者为例,第一时期有三件与友人交流碑帖鉴赏、收藏的内容,即第20首致吴士鉴札(1891年/141页),论述《关胜颂德碑》、永定造像;第22首致叶昌炽札(1892年/142页),“《灵泉寺碑》奉缴,弟处记有此碑而徧检未得。筱山云,其石在《中州集古录》著之。弟检黄氏刻本,却未得也”;第26首致吴庆坻札(1893年/146页),向对方商借《金石萃编》。第五时期,则有第286首致吴庆坻札(1917年/787页),向对方讲“新拓得钱唐《阁帖》”的情况;第288首致吴庆坻札(1917年/789页),“承惠《阁帖》两部”,“《阁帖》宋刻不疑”;第294首致张元济札(1917年/802页),“《鼎帖》伪本无足取”,等等。

图片

图1致罗振玉札

书中有两则值得重视的内容:一件是属于第四时期的第203首致罗振玉札(1911年/611至617页),此札述及自己的甲骨文收藏:“旧所得亦有四五十枚,甲、骨皆有之,无人能拓,遂多年未启视,此事遂让公先鞭。读公书,钦且妬也。”一件是属于第五时期的第242首(图1)致罗振玉札(1914年/695至704页),“今日得正月廿七书并《流沙坠简》样张,展视焕然,乃与平生据石刻金文悬拟梦想仪型不异,用此知古今不隔,神理常存”“《坠简》中不知有章草否?有今隶否?续有印出,仍望再示数纸”。这两则内容,近年学者论文中已屡被引用,此番睹其原札真容,如与古人晤对,声息相接。

由此书中直接谈论书法者较少这一点,是否可以说沈氏仅在与友朋聚谈时才较多论及书法?其实不能如此下断语,因为在由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这321件翰札之外,散藏在外者尚多,未获全观,便不可遽下断语。

2

关于“早年取法包世臣”

仔细欣赏、考察此321件书札,会对当下书法理论界一些类似于“共识”的观点产生反证作用。有关沈曾植习书情况,“初学包世臣”或“早年取法包世臣”便是流行观点之一。

依通常的看法,沈曾植中年之前书法受包世臣影响。但是,细读第一时期“京官时期”的翰札,可以得出层次更为丰富的结论。将沈氏书法与包世臣书法比较,在用笔的重拙、下按方面和部分圆折用笔处具有相同之处,结体上则有明显区别,包氏字形呈竖势,沈氏字形呈横势。并且,沈氏在结体上呈现横势的同时,又明显有赵孟頫小楷的体势特点。揆诸常理,应是自幼及长为科举考试而做的常规书法功课使然。由此可以说,沈氏书法取法包世臣,主要在于用笔而非结体,但是即便在用笔上也未全袭包氏,因为他在结体上横向撑开的特点,又与同样凸显横向主笔的黄庭坚的行楷发生对接,于是很自然地又吸收了黄氏的用笔特点。

具体分析其第一时期翰札,还能看出更细致的信息:其中既有颇近包世臣书风之作,如第1首致李逸静夫人(1881年/79页)较近于包世臣,第5首(图2)致李慈铭札(1887年/92页)极近于包世臣,但是再看位于两者之间的第2首(图3)致汪康年札(1882年/83页),包氏面目却又退居次席,赵孟頫小楷的成分更为明显;第6首(图4)致李逸静札(1887年/93页)更呈现出另外一种在沈氏小字中较为罕见的面目,即结体、气象类似颜真卿大楷,而横长画近于黄庭竖,即颜中有黄意,而与包世臣完全绝缘。(多说一句,现代书家沙孟海晚年颜体大楷与此面目近似。)

图片

图2致李慈铭札(第5首)

1234...全文 6 下一页
关键词:王谦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