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采访,都像一次冒险,你会碰到一些与你的经历完全不同的一些人,游历于他的复杂且幽微的经历里。每一个“自我”,都像一张非常绵密的网络,通向很多未知的地方……然后,你会发现,这种丰富性,会无限扩张你自己的生活境遇,然后产生一种“也许我也可以这样”的生活遐想。
此次采访李安源,源于我对“民国美学”感知的一次被唤醒。唤醒我的,是一位外地的好友。听说南京颐和路成了网红打卡点,好友让我陪她去逛逛。秋天的颐和路上,她看着黄灿灿的梧桐叶,兴奋的说到,“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民国,真想换一身旗袍,在这里浪漫的走上一圈。”一边笑着她的幼稚,一边却莫名共情,似乎自己也穿越回到了一百年前,那时的光线、树木、阳光、建筑,甚至人们的形象都拉到了面前。于是,有了我在采访视频里的那句话。
“一百年前的人们,行走在南京的颐和路上,是否被秋天的风迷过眼,是否看着梧桐叶在街头飘舞,有过同样的感怀与温情?如果有,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已然穿越时空,正与一个时代相逢?”
让梧桐、建筑、旗袍这些具有民国特质的景观,超越了物性的,是什么?让好友以及我们所有人,相隔一百年,依然能够同构的“浪漫”,又是什么?
是来自于20世纪上半期那个被定义为革命与启蒙的“史诗时代”?是来自于那些深受欧洲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艺术家?还是他们在西方美学话语和中国传统诗学的合力下,共同铸就的一种抒情的“现代性”?
这些答案的寻找,让我想到了对近现代美术史有着持续且深入研究的李安源老师。我们一起在颐和路上citywalk,在街角的书店里闲聊,他也为我们打开了一种发现历史的“内美”的方式,是一种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浪漫安静且私有化的方式。
大学读美术教育的李安源,有了广泛学习油画、中国画、水彩画等各种艺术种类的机会,研究生之后,他又转向了美术史研究。艺术思维与学术思维的融合,让李安源对图像特别敏感,也养成了阅读图像的习惯,喜欢从图像中观察并找出问题。
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让很多学者着迷的时代。对于李安源来说,对二十世纪初萌芽的“现代性”以及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呈现的人文景观,同样具有强烈的好奇,但如何形成自己的发现的眼光,李安源选择了从图像入手,寻找图像背后隐藏的文化密码、时代密码以及人性密码。
他通过撷取绘画、器物、民间工艺等所呈现的图像,体验创作者看过的世界,想象他彼时彼刻的感受,从发现“内美”中解构作者。
“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内美是二十世纪初绘画大家黄宾虹的美学思想的核心,也可以被理解为中国文人精神的人格化,指向了一种永恒的、寂静的、虚灵的文化精神。而由这份内在的文化精神指引生长出来的,发自生活感受、源于时代精神的审美风格,往往极具现代意识。
《王鑑 〈 梦境图 〉 研究》内页书影
而图像,为这个研究方法提供了广阔的实验场。因为图像,往往蕴含着比画面本身更深刻的内涵和更丰富的审美意蕴,特别是在文化史的大背景中提取、揭示的个体的思想内蕴。通过这一研究方法所撰写出来的《王鑑 〈 梦境图 〉 研究》,被视为是李安源在学术界的成名之作,这种方法延续至今,也让他的研究成果总是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意识和个人情绪。
常玉《盆菊与碟》 油画木板 152cm×78.5cm 国立历史市博物馆收藏
2018年,他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的一场常玉作品展中,发现了常玉的一幅经典的菊花作品,呈现了一种极具中国传统意蕴的色彩搭配:朱红色的底子,配黄色的菊花。而这个图像让他联想到了一幅宋代的刺绣作品《传宋绣盆菊帘》,气息如此相似,原来常玉的菊花盆景主题绘画在形式上正是受到了这幅中国古代刺绣作品的影响。这个文化密码,不仅佐证了长期旅居法国的常玉从不曾脱离母土文化独立发展,更感性的呈现了艺术家缠绕于内心的思乡之情。沿着这个线索深入研究下去,李安源又发现了常玉还深受与陶渊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赏菊文化的影响,如陶渊明诗句中“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的境遇,常玉的菊花亦呈现了传统中国文人的哲学境界和生存美学的经典。
对李安源来说,个体的更多内美的发现,带来的是对自己的客观和倦怠的反抗,然后可能变成一个新的酝酿,扩张的是在思维和价值上的自由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安源是一个浪漫的研究者,不同于艺术的浪漫,那是一种冷浪漫,一种让我们不至于彻底沦陷在现实泥沼之中的理想主义。
如他所言,“其实是想告诉大家,真正的艺术家是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他的创作对象中的,即王国维讲的‘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我是更希望我的读者是画家,而不一定是学者。”
在十几年笔耕不辍的研究中,李安源重新拿起画笔,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这似乎是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可以让他与自己回望很久的时代,随时随地地感性链接,展开精神畅游的交锋,而且更与那个许久不见的不安分的自己,相遇。
去年,李安源在南京一连举办了两场个展,分别是南艺美术馆的《如水如歌的时光:李安源个展》以及金陵美术馆的《并非扮相——李安源绘画作品展》,展出了他这些年创作的大量的油画与水彩画,题材有风景、人物。
作为美术史研究学者,李安源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学研读,使他具有了许多可以用来表现的图像元素和符号。但他并没有被这些“知识”所束缚,而是回归自己的内在需求,更加关注绘画的内在价值和精神内涵,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形式或观念。因而李安源的创作以及对艺术的理解是放松的、自由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导致了他绘画的多种可能性,内在自由度让他的作品就像一首朴质的抒情诗,抽象而缥缈。
冬至 Winter Solstice 91cm*79cm,Paper Acrylic,2023
晚钟Curfew 91cm*79cm,Paper Acrylic,2023
春晓Spring dawn 91cm*79cm,Paper Acrylic,2023
学术主持、亦师亦友的刘伟冬认为,“安源的绘画资源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知识的,一个是精神的。前者构成了他作品的图像要素,不断地在推动他,而后者则是他追求目标,一直在引诱他。两者合力便构成了安源的创作动力。”
李安源在对王鉴画于1656年的《梦境图》的研究中展示了,在面对明清鼎革的政治变革与“南北宗论”的艺术变革时,王鉴最终选择了一种最为内向、最为私人化的艺术方式,那就是描绘自己的梦境。李安源的绘画中,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梦幻般的具象和抽象相互溶解和转化的特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或许也可以说,他的绘画,就是他的“自画像”,是他梦想中的秘境。
《风景6》90cmx80cm 纸本丙烯 2022年-2024年
策展人兼好友的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在展言中这样评价,“安源教授画戏画风景似乎并不刻意,内容不过是表皮,重要的是直抒胸臆,表达个我。他画天地万物,都笼罩着神秘与忧郁,一切不过是他的依傍与借口,作品的表象遮不住自由心性的流露……”
就像李安源用“内和中西”来定义刘海粟的艺术理念一样,看起来和过去人们所熟知的“融合中西”一脉相承,但用“内和”代替“融合”,更加强调了艺术家的主体性。如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黄小峰指出的,“李安源的绘画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这种最早由民国时期留法艺术家所倡导的‘中西融合’的现代主义艺术趣味,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生命力?”
什么是现代意识?现代意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界定。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异的。但有一点是无疑的,即其作品所体现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取向,是以个人精神性的表达为核心的“内向”之路。
过去,他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学者,用理论和著述发现着一个个积极的个体如何与世界建立文化上的联系;今天,他还是一个艺术创作者,在绘画的世界里,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他的敏感与批判,他在学术与艺术之间获得的复杂经验,都成为一个新的刻度,标示出一个知识分子在当下所能呈现的内在活力。
(文/杨惠娟)
(来源:相惠)
画家简介
李安源,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集中于明清及近代美术史。代表著作有《王鑑 〈 梦境图 〉 研究》、《刘海粟与蔡元培》、《菊与丝——美术史研究自选集》等,在《读书》、《二十一世纪》、《新美术》、《美术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