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周京新&尚辉 | 关于 “中国画的当代发展与问题”的对谈

周京新&尚辉 | 关于 “中国画的当代发展与问题”的对谈
2024-11-23 16:07:4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周京新的艺术语言凝练澄澈、自成一格,在当今多元的水墨画坛独具代表性。他在用笔用墨上破译经典、重构当下,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绘画的艺术面貌,对当代水墨的审美旨趣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日,南京美术馆邀请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尚辉就“中国画的当代发展与问题”与周京新展开对谈,现根据对话录音整理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对当代中国画的看法

尚辉:所以今天我跟京新的这个对话主题是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与问题。我也很想听听周京新对当代中国画的看法。

周京新:当代中国画整体是繁荣发展的。另外一个方面我也会想,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些可能有个人的问题,有些也有展览的问题。现在我们确实是扎堆的地方太多了,有时候在一个展览上,甚至能分出几种类型,这一种类型30张,这一种类型20张。我们在评审的时候称之为双胞胎,实际上它不止双胞胎、多胞胎,一下子一批全是这样子,艺术在语言表达上已变成了大众化。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这个新时代从来没倡导过这样,还是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图片

周京新:所以我觉得现在当下中国画的问题,实际上还是对于传统中国画的经典价值观、对传统中国画的经典的技术要领研究得不够。甚至把它很随意的,就把它把这个概念随意地摆在一个我熟悉的那几张画、几个人身上,这样的画就是传统,我就在学,这可能是有问题的。

传统实际上很宽,传统的经典价值观、经典的技术要领,它渗透到很多方面。那么我比较习惯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对传统的东西要使劲往下挖,要挖到那个根子上,那个真正经典的价值观的脉络,那个经典的艺术语言的根基,要掌握住最经典的东西。所以我在教学当中也是这样的,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老师,不是你会什么就教什么,而是你该教什么课,你应该把课里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但是回到我自己的时候,我就比较自由,我可能会去看雕塑的、油画的,甚至我还会去看很当代的很现代的东西,比如说广告设计。

我有时候甚至觉得,从很远的地方得到的营养、启示,可能对自己更有利,然后远远地去吸取那个营养,在根子上去深挖传统经典的那个脉络,把这两点联系起来,最后结出来的那个果子,很可能就比较特别,很可能就跟别人不一样,很可能真的它就属于自己。

写生中的笔墨转换

尚辉:我还是要再次追问,我们今天中国画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就是写生,我们今天和传统不一样,我们上一代的老师们,他们是从临摹开始,所以笔墨味道,就是中国画的味道,是浓的。但是20世纪现代美术教育的兴起,都是从写生开始,中国画的临摹不断地削弱,也就是我们今天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看着对象写生,画的画就像写生,那么笔墨语言,包括写意,它降低了,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当代中国画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仅仅像写生。我们很想听听京新,你写生的过程中,怎么又把它转化为笔墨的?

周京新:我的写生就是创作,画的过程实际只是我写生的一个部分。写生之前的思考,心里边盘算,要很长时间。每天上午画完一张,下午画完一张,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会反复去想,明天要解决哪些上午、前一天,或者刚刚画完的那一张出现的问题,我对自己都是有要求的。比如说我到苏州的天池山去写生,有时候画的时候是很懊恼的,明明想好了,怎么画不出来,我明明对自己有这个要求,怎么一出手就变味了。那么我发现,这个里边有自己的一个惯性的意识。我发现心里边的惯性,“我就应该这么想的”那个想法,是自己的敌人,手上那个习惯的,“我就习惯这么画”,那个是自己的更大的敌人。

你怎么去解决,如果在心里边,或者在手上一下子全灭掉,不太可能,只能去疏导它、引导它、重新塑造它。如何引导、如何疏导、如何塑造,就是对自己有要求,那我会先想好,甚至我还在这个想的过程当中,还会去拿传统经典的来读一读,有时候还会拿油画来看一看,那么这些就是我去在他们里边吸收营养,去抗拒我脑子里边的那个陈旧的习惯、手里边那个陈旧的习惯,应该说是一种武器。所以在自己和自己抗争的这个过程当中,面对实景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慢慢对自己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要求。

图片

所以在苏州写生的时候,我当时记得前一个阶段,我就是要求自己全部拿下,把看到的东西全部画进去,每一件东西都要笔墨化。我认为笔墨,几乎就是中国画的一个经典语言的代名词。

我个人认为,笔墨分三个级别,比较通常的级别是图级,图片的图,它能够用一个集体化的、一个集群式的笔墨语言,构成一个图式。这个里边可能要达到一定的量,能够构成一个图式,包括我们的一些山水画,这里面有造型,有意境,有个人的修养,更有自己的笔墨语言的这么一种锤炼,但是它是图级的,它是一个合成的。高一点的是型级,造型的型,就是说,在画一个相对单位一点的一个实景里边,比如说,这个山水画里边,画一棵树,画一颗石头,画一个人物,就画一个单个的人物的时候的笔墨,已经可以从这个单个的造型上,呈现出它的意义,不需要去完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它已经成立了,已经具有完整的表现性了,已经可以在那停下来很好看了。最高的级别是笔级,就是笔墨的笔,也就是笔出来,笔一上去就成立,摆脱了型图的制约,我认为像,像八大,就是这种笔级的一种经典案例,他无论画什么,画鱼、画荷花,一笔上去,第二笔还没出来,就已经达到了笔里边有型,笔里边有图,笔里边有意趣,什么都有的这个境界。

所以我在写生的时候,我是努力的对自己有要求的,比如说2014年以前的写生,我是要求做加法,2014年以后的写生,我对自己开始做减法,就画的尽可能简约一点。前一段时间,我又到扬州的瘦西湖、南京的愚园写生,我对自己设的课题就是一个景,就只是眼前这一个景,画板放在那不动,连续画20张、30张。就一个景,反复去画它,能不能不被景的图式感所左右,让笔墨在里边有转身,变换更大的空间,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通过写生,把写生当做创作,在这个写生创作的过程当中,去锤炼笔墨的一种方式。

尚辉:周京新的这个个案,他说的写生即创作,实际上我们大部分的画家也是这么追求,从他刚才的自述中可以看到,他对于出去写生之前是有思考,我们大部分的人不是的。我们大部分的画家是到了景以后,看看哪个景适合自己的画法,自己感兴趣,再去画那个景,95%的人都会跟着景走,而忘掉了你当初的设想。所以刚才周京新先生说写生即创作,这个创作之前的思考是他的追求,和他给自己的一个很好的课题,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们一般画家没有的前置的思考。

对于“图片”在创作中的看法

尚辉:那么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我刚才出的题目,我们当代中国画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连写生都不写生了,他们上素描课,图像写生,人体写生,然后不是写生,先拿手机拍一张照片,然后悄悄地在这看手机屏幕。因为老师不让他看,要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让他们深入生活,他们也去的,写生呢也就画了两张,可能更多的,就是拍照片,把照片然后再搬到画面上,你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图片

周京新:在写生过程当中,包括眼睛里看到的实景,和回去用的照片,怎么去克服它对我们的制约,这个我倒并不担心,因为我是用照片的。我认为这就像我写生一样,我面对一个鲜活的东西,然后我用我的笔墨办法去对付它,去料理它,去把它变成我的语言,这个过程,如果你养成了一个习惯,之间没有障碍,图片对你来讲永远都是朋友,它不是一个绊脚石,它不是一个束缚你的绳索,所以我现在,不怕图片,我离不开图片,我也不在图片面前打怵。

关键词:周京新,尚辉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