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空间与表现手法持续深入。可以看到,突破传统绘画材料的局限,将多种不同物质属性和明显审美特征差异的材料综合运用在绘画创作中是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人、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同时也关注科技的进步以及传统文化。这些作品既是全国艺术发展的体现,也是艺术家多年来历练的成果。
中国美术报:请谈谈您在推动文艺发展方面所考量的一些具体路径。
朱尽晖:我想不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艺委会还是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安美术学院,几方面的工作虽内容各异,内核却别无二致。那就是倡导心怀国之大者、描绘国之大美,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前进注入磅礴力量。具体实践方向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创作导向新步伐。以文艺之光点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发掘人性之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文艺发展道路;
二、树民族精神之魂,夯实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美术只有展现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意识,为世界贡献中国视觉、中国色彩、中国形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在全球文化语境中铸就中国模式;
三、绘国家意识之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心怀“国之大者”的体现就是要绘国之大美,绘国家意识之形;就是要敢于尽责、勇于担当,走出小圈子,将艺术与国家、与社会相融通,从而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四、呈时代画卷之典,传播凝聚奋进精神力量。新时代的画卷为过往百年历程提供了令人感奋的视觉图像。美术工作者理应继续秉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创作态度,绘就出既可信、可亲、可感,又具温度、力度、深度的时代佳作,更好地传播凝聚奋进的精神力量。
中国美术报:作为一位美术家,您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怎样的信息或情感?接下来您有怎样的创作计划?
朱尽晖:艺术的表达要有时代痕迹。新时代的中国美术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点,如何深化人民表达,把握时代脉搏,包括如何用美的语言拓进更宏阔的时代视野,用美的力量延绵温润更多的心灵,这是每个美术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
基于山川意象本身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史诗般的意指,我的山水画创作,是将山水题材作为水墨实践探索的母题。我个人作品中对符号的提取更多是出自于生命的感悟,对应的是现实“山水”,而不是“山水图景”。同时,我也常意图在作品中制造一种锐利而激越的视觉效果,依托厚重的文脉,立足浩瀚的自然,体现我个人对艺术的一种判断。
未来,我要求自身继续关注时代变迁和民族发展,将美术创作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积极拓展新思想、新观念下美术表达的新方式,提升美术本体的价值与意义。不断超越美术作品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用一生之功,努力创作具有人民性、时代性、民族性、现代性的优秀作品。
(来源:中国美术报)
艺术家简介
朱尽晖,1968年生,上海人。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省级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层次特支计划”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六个一批人才、学科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CIMAM国际现当代美术馆联盟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全国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综合材料绘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全国美展、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