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隐者的面孔:党震绘画作品展
学术主持
彭德
策展人
侯昌恒
出品人
崔迅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西安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西安崔振宽美术馆
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
水墨记
协办单位
诚一斋美术馆
北京华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展览总监
上官争奇、刘玲
视觉设计
邱阳英、宋静
展览执行
邵志华、李俊琦、江夏楠、邹佳俊、常磊
开幕时间
2024年12月15日15:30
展览时间
2024年12月15日—2025年1月15日
展览地点
西安崔振宽美术馆3/4/5/6/7/8号展厅
隐者的面孔——党震跨语境表达中的历史寓言与山水隐喻
唐代诗人贾岛(779-843)在《寻隐者不遇》中写道:“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句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从诗句中流露出的淡定从容,可知诗人贾岛肯定不是在说单纯找人的事情,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表达他们的哲学观与人生观。在这首诗中贾岛通过对松树、深山与烟云等这些环境中近景、远景等元素的细节刻画,突出了诗中没有出现的“隐者”形象,字里行间充满了禅意,呈现出一幅千年前农耕时代诗情画意的山水图卷。
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Bill Porter)来到西安附近的终南山,开启了他的“寻隐之旅”,其后他以“终南寻隐”为主题的旅行著作《空谷幽兰》让当代社会重新审视中国“隐逸文化”在历经千年后依然存续的价值。比尔·波特说:“隐士传统之所以能够延续,是因为中国人一向尊重过去,而隐士则保持了那个‘过去’最重要的因素——它的精神传统。”
贾岛“寻隐”的五言律诗以及千年后比尔·波特(Bill Porter)的“终南寻隐”路径,为党震开启了他行走中的精神之旅。自1996年起从泰山、汶河、黄山、嵩山、陕北、华山等一路下来,直到终南山。党震被终南山这份超脱世俗的宁静所打动,他在这里感受到来自远古的回声,亦领略到唐代诗人的情怀。
党震多年来以其持续性的磅礴激情,一直行走在他独立创作的冒险之旅中。他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甘于重复自己。党震不间断地写着他复性线索的多重结构性语言路径。从超现实剧场的《灰色寓言》系列(2007-2012)、《水世界》系列(2010-2013),到梦幻般的诗性表现《夜曲》系列(2015年始)、主观造境的意象表达《荒石》系列(2015-2022)、回溯宋人意境的《寒山》写实系列(2015-2021),到源于向外观看的感觉表达《山外》彩墨大风景系列(2023-2024)、源于内心体悟的《山中》黑白为主体的风景系列(2023-2024)、历史寓言《隐者的面孔》抽象人物系列(2024)等,党震完成了在跨语境表达中建构他乌托邦的历史寓言与山水隐喻。
本次展览以党震跨语境的多重结构性表达分为“隐者的面孔”“山外”“山中”“终南写生”等新作板块,以及回溯板块“荒石与寒山”“灰色寓言”共生为六个独立而互文的单元。
第一单元/隐者的面孔
本单元以无名者的肖像为主,以及历史叙事中不曾消失的“隐士”肖像。展览以“隐者的面孔”系列作为党震跨语境语法的导入媒介,这批肖像新作是以小尺幅为主的表现性作品,党震对“隐者”在当代语境中的身份进行了重新界定,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隐士”。作为生命个体,这批人物肖像大都面目不清、语焉不详。党震认为隐者的“者”字更具有普遍性,就普通人而言,他们都是隐在尘世间的一粒灰尘,同时每一个人都有其人性复杂性的一面,每一个人都有其无法言说而隐藏起来的复杂部分,这是历史寓言更是哲学表达。
《隐者的面目系列》纸本设色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