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金冬心在一段画跋中写道:“先民有言,同能不如独诣。”意在强调一个艺术家不应与他人雷同,而应该创新,踏出自己独特的路来。黎柱成的可贵之处在于独诣。题记花鸟画所以称之为艺术,在于它是情感的载体;好的作品几乎可以展示出作者的心灵。因此,当论及一个画家的艺术时,自然离不开对他的经历、性格、气质和知识作一番考察。然而,我却认为,既是评价画家的艺术,主要的依据,当然只能是他的艺术作品。
当我第一次见到黎柱成作品时,留给我的第一印象犹如我在泰山见过的那块块古老的碑刻:深深地埋没,无声地显露,却吸引着无数人在它身上久久地驻足,默默地品读。这位生长于广东中山偏僻小镇的画家,没有可钦羡的家门,没有可炫耀的学历,没有可标榜的师承,更没有显赫的地位,却在默默地奋发与拼搏中,逐渐显露出智慧与才华,在花鸟画领域里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他的作品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不仅多次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各类全国性大展,还多次获奖,并得到著名收藏家郭浩满先生的首肯,于2002年专门为他出版了精装大画册《黎柱成画集》。此后,他负笈北上,经过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的深造,画艺大进,声名大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近年来在中国画坛崛起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画家。
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称赞他的作品“笔气流畅,墨韵通达”,是“从‘内变’到‘外变’的转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翟墨品评他的作品“以潇洒之拙笔发苍浑之幽趣”,“浑朴风流各擅长”;著名油画家汤小铭赞扬他的画“既清幽闲逸,又像山水般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韵味丰富”;著名美术评论家徐恩存述评他“画面中的点、线、墨、色在写意的原则下,极重气局、活势,蓬勃着旺盛的生命意识;直使其神采飞动,形随意出,一切皆意造之”。于是,他成功了。黎柱成凭借的是“十年磨砺出青锋”的毅力,凭借他的“勤”、他的“诚”、他的“悟”,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过来。走过坎坷,走过迷惘,走过艰辛,踏上坦途。